《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米哈里·契合森米哈赖,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
2020-03-10 23:18:24
松果小编
幸福是人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达到忘我的境界,由此获得内心安宁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最优体验,叫做心流。
心流产生的核心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精神能量,受人们控制。但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被各种事情干扰,难以聚精会神。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心理失序,受到情绪影响或内心经历各种冲突,迫使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导致分心。
精神熵是一种内在失序的现象,当人们接受到讯息时,大脑会快速对这些讯息进行评价,区分哪些是危险的,哪些是支持性的,如果那些讯息被判定为危险的,会对人们造成威胁时,人们就会耗费很多心力去应对威胁,造成内在心理失序,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与精神熵这种内在失序情况相反的,就是心流。在心流状态下,人会对信息做出积极的评价,找到支持性信息,内心没有失序,不会感受到威胁,从而不会耗费心力,不需要分心去防卫。
心流总是出现在一连串有目标、遵循某些规则的活动中,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投入精力,而且需要培养和训练技巧。
在集中注意力和活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基础上,心流体验之所以能达到完全投入,是因为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对目标的实施情况作出即时反馈。
目标分为外求目标和自成目标。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回报,做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在外在目标向自成目标结合和过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即时反馈。
在注意力集中,活动具有挑战性,能培养相应技巧,具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够对目标做出即时反馈的状态下,人能够具有掌控感,进入浑然忘我、觉得时间飞逝的状态。就像攀岩、赛车、潜水、滑翔等冒险性活动,人们追求的往往不是追逐危险,而是那种自己有办法能够控制住危险的感觉。进入心流状态,人具有掌控感,在看上去危险的活动中,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技巧把犯错的可能性降低,同时会再次增加技能,这样循环上升的积极反馈会加强人们欣喜、愉快、幸福的感受,不仅会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没有余力去考虑过去或未来,和其他与当下不相干的事情,好像自我和眼前做的事情融为一体。而且也会忘了时间,觉得时间飞逝。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经常纠结或者怀疑“我究竟要不要做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时候,这样的反省不是心流的状态。处在心流中的人们没有反省的空间,它像一股魔力和洪流,会带着我们一往直前。
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心流体验呢?
首先,要善用身体感官体验心流。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身体活动就是步行和跳舞。
瑜伽和心流比较相似,两者都由于贯注精力,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同时都是需要技巧和训练达到注意力集中。
其次,从感官的角度出发,视觉、听觉、味觉都会带来心流体验。
再次,当你能够像玩游戏一样去工作时,就能够体验到心流。
另外,日常人际关系是获得生活品质的重要方面,如果能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好,更能获得心流体验,生活品质也随之而提高。而人际关系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既要能享受独处,又能与他人建立深深的联结。
我们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利用与生俱来的身体感官优势,通过步行、舞蹈等这些常规性活动体验心流,同时在生活中全身心聚焦于简单的事情,哪怕只是全神贯注于品尝食物本身的美味。要能够重新认识工作,聚焦于工作本身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像玩游戏一样给予即时反馈,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人际交往中能够独乐乐和众乐乐兼得,既享受独处的自在,又能像经营事业一样用心经营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