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换个标签
2020-03-08 00:55:15
松果小编
我常听到有朋友这样讨论自己:
我不行,我太内向了;我有点自卑,害怕……;我太丑了,不行不行……
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标签”,来自亲人、朋友、同事,或许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是一句评价,别人漫不经心,脱口而出,却往往会在我们心里落地,生根,长成影响我们生活、情绪的参天大树。
讲两段我的经历:
我27了,我10岁的时候,父亲说我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我早已经忘记了那天发生了什么事,甚至,我整个的10岁,我都只记得这一句话了。去年我开着玩笑说起这事,父亲笑着说,我怕这样说过你!连说话者都忘记了。但是,我10岁到19岁的生命里,这句话总是阴魂不散,像个厉鬼,偷偷攫取着我的很多积极情绪,我常常反思自己,做任何事都在反省,我这么做是不是嫌贫爱富呢?像个负罪者。
19岁我进入大学了,我的室友们几乎每天都会说:xx,你好自律啊,每天都能起那么早;xx,你的桌子收拾得好整洁,真是个爱干净的人;xx,你的身材真好,太羡慕了……
仅仅一年的时间而已,我不再盯着我脸上的斑,不再为我的萝卜腿愁苦,不再嫌恶自己——我当上了部门的副部长,当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
心理学讲自我概念,实际上是追求自我,客我,镜我,三者的协调统一,如果偏差太大,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以至于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简单来说,自我,就是实际上的自己,客我,就是我认为的我自己,镜我,就是别人眼中的你。但是实际操作上来说,天平总是会往镜我倾斜,尤其是心思敏感些的人。
所以,我们怎么做呢?
我想,首先,是与自己和解。我确实有这些缺点,我确实有这些方面不行,可是,我不是还有更多美好的地方吗?承认自己的缺憾,发现自己的美好,与自己和解。
第二,当面对他人的评价时,客观理智的对待。实际上,不同的人对你的评价,也有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并且带有某些情绪因素。我的建议是,除非你过度自负,否则,请尽量将别人对你的正面评价纳入你对自己的认知系,生活是自己的,你是自己的,你对自己的苛求,没人会替你承受。给自己换个标签吧,别再跪在你的一些负面标签之下,你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差劲。
最后,对他人的时候,不要轻易给一个人“下定义”,尤其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因为你不知道你随口的一句,甚至根本都无法进入你记忆库的一句话,会带给对方多大的影响,多一点鼓励,多一些赞美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