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抑郁症还是习得性无助?

2020-03-04 16:54:01 松果小编
不止一次的被爱情伤害,让你怀疑自己是个不值得被爱的人。很努力的工作,却总是无法做好。慢慢的你不敢爱,怕被伤害。不敢独立的完成一份工作,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 于是你放弃在一些事情上的努力,刚开始可能只是不敢单独完成一项工作,无法专注的学习,后来开始惧怕与人交流,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太多,严重一点甚至无法给自己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就连早上起床都是一种折磨。 你或许怀疑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其实有时候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带给人巨大的影响。 跟习得性无助联系非常紧密的几个词悲伤,绝望,失败,自卑等也跟抑郁症紧密相连。 什么叫习得性无助?我们首先来科普一下这个名词的由来。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习得性无助的概念由此而来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 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它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或学习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或学习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 习得性无助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会始终围绕自身寻找原因,觉得都是自己的决策不够好,自身能力不充足,选择的时机和眼光不准确,从而深陷自责的泥潭难以自拔,在这种漩涡时间久了会有原来好的自我反省发展成自责和自卑,觉得自己很无用什么都做不好的假象。 因为笔者意识到自己也患了这种心理障碍,深知这种状态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痛苦。所以励志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后面会结合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以及成长经历进一步剖析这种障碍对我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疗的办法。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