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如何处理好自己和家人的情绪与关系?
2020-02-17 22:13:00
松果小编
一,当你心情躁狂时:
面对全国的疫情情况,以及对自己身体对生命的无常慨叹担心时,我们人不免会焦虑会不安,容易出现躁狂情境。
这时可通过十分钟的观呼吸,来减轻焦虑减少不良冲动。
正念放松疗法:
先让自己从头至脚节节放松,再专注于呼吸,呼出知道,吸进知道。然后闭上眼晴,把焦躁的冲动情绪当作是不断涌过来的波波海浪,波浪增长或减弱时,觉知自己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不论强弱只是觉知不作评判,以这种方式持续监控自己生理和情绪的反应,觉知自己躁狂与冲动的起起伏伏,直到它最终平息。通过正念观呼吸帮助自己度过可能发生的"地震",抵御各类负面情绪的诱惑,避免场面失控。
二,当你精力疲惫时:
人的精神力是有限的,闷在狭小的空间里,久久的不能像往常一样出门交往和运动,种种难以释放积压下来的情绪最容易发泄发脾气,伤人又伤己。
转移疗法:
这时可与喜好的人聊聊天诉诉情,或听听音乐,或来场影视,或看些小说动漫,又或是做些美食、或做几个俯卧撑体育动作等等来转移不良情绪,以获取身心的补偿与休整。
三,当你受言行刺激时:
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或尊重肯定,或理解接纳,对需求的不足或缺是造成争吵的不二原因。疫情期全家几口人都闷在一个空间里避无可避,争吵的几率可能会成赔的增加,面对亲人之间某些言行上的刺激怎么办?
认知疗法:
首先与自我批判作斗争。自我批判不同于自省,自省是客观地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不足而努力改正,而自我批判只是一味地悔恨:当初不嫁你就没事了…;不生下你就太平了…等等。自我批判只能加剧当下自己的痛苦,加深此刻情绪的伤口,因此在遭遇到言行刺激时,应对的言语需中肯,先善待自己,不执着于过去任何的错误或缺点。其次是运用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运用当下觉知觉察倾听、表达感受、猜测需求和具体的请求等方法做法,促进良好沟通,及时了知他人需求,让真爱融入生活,这个非暴力沟通确实不易,不是一二天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刻意地运用,才能促使亲人间的关系和谐顺畅。
四,当你的要求无力时: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受传染情况的厉害程度,家人都会一再地提醒亲人们,进门带口罩,进门勤洗手,门窗要通风,东西要消毒,开水要多喝等等卫生规则,但总有些大人或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和老人不与理睬,自行其道不听劝说。
马斯洛人本疗法:
首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听劝说不听指挥的并不是你的话不正确,深层原因或许由来已久,因此不必生气先耐自心。其次,不要轻易地将他今天的表现与昨天相比,而要把这周的与上一周的比,甚至是与上个月相比,有改变有进步就是好,就该表扬。习惯上的问题不是说变就变了的,其实行为习惯相当于一种"瘾",改变起来不容易,出现反复是常态,不怕反复,耐心等待是应对的上策。再次,凡属习惯问题,根源都会在原生家庭的教育与环境中,最好能够找到自己教育或日常互动中的“失误点",自己逐渐地调整改变,才能以良好的互动影响彼此关系,从而使自己言出有力,令之有效。
以上四点,是我自己这段特殊时期的应对策略,希望与同样闷在家中或具同样状况的朋友们作参考,使大家能够安心并愉悦地渡过这一劫,促进并维护好家庭亲人间之关系,共享有缘生命的难得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