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2020-04-13 09:09:08
诗铧【亲子养育】
父亲的几位老同事、老朋友来家里做客。我跟这些叔叔阿姨们已经有20年没有见过面了,乍看到他们,心里满欢喜,他们依然是老样子,岁月的长河并没有在他们脸上留下太多的印痕,让我一下子回归到曾经相处的感觉中。
这些叔叔阿姨们已经年近七旬,其中一位叔叔退休后学起了画画,现在已经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人物,经常和圈内朋友游历山川,品茗论画。他依然幽默诙谐,谈笑风生,20年过去了,他又提起曾经对我见面就说的一句话:“不要学习那么好,看你爸你妈清闲的。”当然,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他也是在鼓励我。另一位叔叔是星载数传系统可靠性研究的专家,北斗导航研发的主任工程师之一,他学识渊博,曾经发表专业论文数篇,至今在领域内还颇有影响。这位叔叔退休后,脱离了曾经的科研岗位,难免有些失落,每天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以书为伴,性格有些孤僻。老朋友相见畅所欲言,他自己也感慨到:“我就是在退休后没有找到生活的抓手,没有兴趣爱好。”听起来让人心里酸酸的。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基本上都已经奔七了。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但晚境却差异迥然。当然,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作为子女,我们就没有任何作为了吗?中国有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我们又该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首先,孝父母之身。父母年纪大了,各种老年病都来了,腰酸背疼腿抽筋,都是常见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在自己闲暇之余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捏捏脚?可能我们给父母买了很多很多的保健用品,从头到脚可以说全方位护卫,可这个保健品有我们的手传递的温情多吗?
其次,孝父母之心。我们懂父母的心吗?我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吗?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到底想传达怎样的信息呢?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讲她的故事,说有一年国庆,妈妈给他打电话说身体不舒服,他本打算带着孩子出国旅行,后来不得不更改行程。回家一看,妈妈精神抖擞,哪是不舒服的样子?一问才知道,妈妈是想她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再看看过年回家的后备箱,被鸡鸭鱼肉塞得满满的,我们总抱怨太多、麻烦。有句话说得很好,“天下没有唠叨的父母,只有听不懂话的子女。”我们是否知道父母在想什么?我们是否给了他们表达的机会呢?我们给与他们的回应是否带有温度?
再次,孝父母之志。父母退休了,离开了曾经的单位和同事,难免会有些失落,要知道他们也曾经是自己领域内叱诧风云的小人物,而现在不得不蜗居在厨房里,游走在摇篮边,或者定格在电视旁。他们的世界就是我们,只有我们。这一点,真的很悲哀,很可怕。未来人生数十载,我们能忍心看着父母黯然度日吗?我们有没有跟父母聊过他们的愿望、理想?我们有没有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圈子、世界,让他们在没有工作烦扰之余,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而是活出他们想要的样子?人生短短数十载,父母的人生也要开自己的花,结自己的果。
百善孝为先。在工作之余,我们也为父母用一份智慧,尽一份爱心,孝一份体力。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感到被看见、被关注、被帮助,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花期更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