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坏中谈谈爱:破坏感染人破坏,爱感染人去爱。

2020-04-30 18:15:50 宋杨【情感】
联创笔者:金梦颖、宋杨 01 从《全职猎人》看婴儿般的原始攻击性: 吞噬和摄入 上篇结束时说到了吞噬和极端在关系中并不罕见,我想用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动漫结合着说一下我的看法。这部动漫叫做《全职猎人》,正好最近在看人类和蚂蚁的战斗篇,大致内容是有一种蚂蚁依靠摄食完成交配孕育,生下的后代和摄入的食物相关,食物越高级就越有营养,后代就越厉害,慢慢人类也成为了这种蚂蚁的食物,所以一轮一轮的繁殖直到蚁后生下蚂蚁界的王,这个蚂蚁之王在动画里是已经到达食物链顶端的蚂蚁和人的混合体。它们的交配孕育方式和人类不同,通过吞噬和摄入来完成。 蚁王很强大,这种强大体现在它拥有原始的攻击力,这部分原始攻击驱力与人类婴儿的原始攻击性相似,就像婴儿还没有人类的知识所以无所顾忌地破坏和吞噬,处在口欲期阶段,只是为了吃和吞,倾向于本能化!蚁王一出生虽然是个成年人的形象,但是他的行为像婴儿一样。寻找吃的,说自己饿了,眼里只有食物,并且开始杀戮,就像婴儿一出生就需要哭闹着寻找妈妈的乳汁,有了乳汁就可以停止哭闹,得到安抚,除此之外不讲任何情理。 02 成年人与婴儿的区别: 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强大,什么时候可以幼稚 猎人协会是一个集结很多本领和精神境界高强人的机构,会长自然就是最厉害的了。猎人协会的会长是个110岁的老人,也是怪物一个,从普通人类修炼成了武士怪物,拥有怪物的精神境界和修炼境界,从来不炫耀自己的能力,扶持有潜力的后辈,性格非常有趣,甚至顽劣,这方面也很像一个儿童。 蚁王像一个巨婴,会长像一个老顽童。巨婴感觉就像一个有成年人外形的孩子,内在不太一致。老顽童虽然看上去也像内在不一致,内部成熟外部幼稚,但是老顽童的幼稚只是一种状态,并不是一直如此,能够在幼稚和成熟间灵活切换。更加倾向于成人化,他可以选择幼稚或是成熟。所以说到这里,似乎内在成熟散发出去的外在是能够让人感到舒服的。 03 强行逾越规则去破坏 代价巨大 蚁王是自然界进化的王,会长不是人类的王,蚁王对上会长,也有一些身份上的不对等,为什么会安排一个这样的不对等,让我想到薛伟老师说的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蚁王来自大自然,代表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凌驾于社会法则之上。会长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代表社会法则,从心所欲不逾矩。社会法则是自然法则的衍生,如果社会法则逾越了自然法则自然就会反扑。所以这样的不对等可能也在暗喻当今社会与大自然的种种抗衡,大自然已经在社会的发展中遭到很多的摧残,生态污染,北极冰川融化,过度砍伐,过度浪费…… 蚁王不到出生条件强行出生,并破坏了母亲的生育系统,蚁后因此而亡,就像是孩子杀死自己的母亲,什么样的情况下孩子会想杀死自己的母亲呢?我能想到的是在父母的极度控制之下,影片中也显现了因为蚁王的母亲在怀着蚁王的时候不停的赋予蚁王使命感,那种深深的控制和要求。你就是世界的王,你就是为了统治世界而生,这么大的使命和压力,是整个家族对蚁王的期待,蚁王在肚子里也许已经被深深的压抑,所以他要用这种杀掉母亲并破坏生育系统的方式出生。看似毫无情感,也无比纠缠,这种纠缠就是既然你要深深的控制我,那么我也要你为我付出生命。 04 破坏感染人破坏 爱感染人去爱 所以虽然蚁王的身体离开了母亲,但是毕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的莫名的恨的纠缠也会始终伴随,恨是一种情感,恨也是一种更深的融为一体,它没有爱那么温和,它更具有破坏性。蚁王的出生让自己的母亲死去后,它身上便附着了母亲的生命。也可以理解成蚁后虽死,却寄生在蚁王体内,这种寄生若是放到人类身上,便会体现出成人身份的巨婴心理。虽然身体长大,但是内心却对母亲无比依恋,母亲也寄生在他身上,造就了心理未成年化的成年人。究其原因,也是母亲内心深处压抑着生育孩子的愤怒和恨意还有怨气。也许是恨老公、也许恨婆家、也许恨娘家、也许恨自己…这些恨,在无意识层面会投放到孩子身上,让这个孩子内心生成对爱的混乱感知。这些恨占据了孩子的内心,而成年后的孩子,在亲密关系中的外在表现为以攻击的方式去表达爱! 蚁王后来遇到了小麦才开始找回内心人性的部分,小麦是盲女,也可能是因为看不到,她在恐怖的蚁王面前完全敞开了心扉,不带保留的把自己的所有好坏去呈现,先不说是否真实,但这种开放式的表现就像一个母亲面对自己刚出生的婴儿那样,不管婴儿如何哭闹,母亲都在婴儿的身边敞开心扉的接纳,所以小麦带给蚁王母亲爱的那部分,蚁王也慢慢喜欢上小麦,有了代替母亲的小麦给予的爱和包容蚁王也由此开始转变——曾经蚁王内心缺乏那份依恋,在他成年后依旧会想要去寻找(我们内在被压抑的欲望并不会随着年纪增大而消失)。 05 从不管不顾的原始破坏到学习更具人性 “命名”是必要的 把想要杀死全人类物种的想法变成了可以去尝试找寻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出路,这也是一个人正在成长的内心过程,在会长想要战斗的时候,蚁王也迟迟不愿意出手,希望能通过语言谈判解决问题。这里提示出,摧毁另一个生命出生的生命,背负的始终是沉重的血淋淋的代价,不可能轻松。只有心怀爱意,才可以将常驻的恨意、攻击性、破坏性、吞噬性转化。爱是进入了规则,有边界的尊重彼此的体现,本能是先天的,爱是习得的。 但是战斗终被挑起,蚁王离开后会长找到了蚁王的母亲得知了蚁王的名字,利用打输了就告诉名字作为诱惑继续宣战。因为想知道名字,蚁王同意了跟会长战斗,命名就在这个时候显得如此重要,能够作为一场战争的触发点!或者说通过获得人类社会的名字,他才算是立足于在自己的位置。一个孩子出生就需要被命名一个名字,也是最初的稳定感的建立,通过跟养育者的互动和关系慢慢在成长中清晰,慢慢构成自己的内在结构,带着这种日渐稳固的稳定感,一个人就可以在将来的人生中渐渐找到自己的位置,将会知道何去何从。如果一个人一直没找到自己的位置会怎么样呢?那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感觉,自己不存在,当然是非常可怕的感受。而自己不存在时,被大他者(社会)命名的爱也是不存在的,只剩下本能性的攻击和毁灭。 06 给孩子命名,给情绪命名,给自己命名 ——从耐受和感受自己的真实感觉开始 因为摄食交配蚁王是没有父亲的,父亲的缺失会丧失成长中规则感的部分,蚁王的使命就是消灭全人类建立新的世界,所以也需要先建立规则,蚁王有很多困惑和迷茫,只会利用自己天生的强大来杀戮,这时候的会长就像一个严厉的父亲给与规则,会长在拥有能力的前提下,能够保持“顽童”的状态,便是他知晓社会规则的体现。一个人内心清楚时,便会明白在什么场合可以像个孩子,在什么场合需要强大。来到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慢慢学习社会规则并遵守,社会秩序才能有序的进行,通过激烈的战斗胜利偏向了蚁王这边,会长用自己的实力没有战胜蚁王,失败后会长引爆了类似核武器的东西引发大爆炸让蚁王和自己同归于尽,但是蚁王被自己的部下救出还存活了一段时间,在这段很短暂的时间里蚁王更明白了规则,更清晰的体会了善恶。 这场战争最终是人类赢了,感受却是怅然若失的哀愁,如今我们都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便利。人们慢慢的似乎都已经习惯于这种快速便捷的生活,因为习惯于快捷而更加不能够忍受一点点的等待,更加不愿意去承受等待带来的焦虑,但这种焦虑也是内心的一种感觉和感受,不去承受就代表不想看到,慢慢的就跟自己的感觉断裂开。无疑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消除了自身的存在感。感觉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跟自己的感觉断裂了也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断裂。 成长是一段非常漫长的道路,并不像工业时代的很多制造可以速成。在成长的过程中,遵循规则是必要的。没有界限的自由,势必对其他生灵制造破坏和攻击。规则保障了人与人之间并非本能性的去攻击、毁灭,它提供一个自由的界限。而成长便是接受这些限制,在已经工业化的社会,如何保有自己的感觉的同时,又不过度将自己工业化,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图片引自网络) 作者金梦颖寄语: 带娃带进了精神分析界,在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中,用文字与大家相遇,言说,倾听,只为不要比娃成长的慢。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