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功的秘诀——思维力训练。
2020-05-03 09:16:27
徐韵真机•玲心导教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来自于思维模式。你的孩子是“死脑筋”,还是“聪明豆”,取决于孩子的思维力。同样一道题,有很多种思考角度和解法。同样一件事,有很多种看法和做法。而这些,全部来自于思维。
有一次,爱迪生让他的助手测量一只灯泡的体积。这位擅长数学的助手左量右测,之后在纸上写出一堆繁琐的计算公式。爱迪生看到之后,拿过灯泡,用水灌满,再把水倒入量杯里,轻而易举就测出了灯泡的体积。其实,这就体验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优势。
我们都说,人与人的区别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我们看到,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人,一句话就可以把一个生意谈成。有的人,跟客户跟了一百天,都跟不成。其实,这跟产品好坏无关,而是跟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
同样,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人的思维方式都是从小培养的。所以,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拥有多种思维方式。就像同一道题,不同孩子有不同的解法。有的孩子呢,学习成绩不错,背东西背的也很努力很用功。但是,考试的时候题型一换他就不行了。像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系有一个女孩子就特别爱学习。她是衡水一中毕业的,整天就在那背呀写呀,我们都认为她一定能考上研究生。可是,跟她一起备考平时不怎么学的都考上了,只有她没考上。后来,她抱怨说:“这个题型跟去年的完全不一样!这些题型我们根本没有训练过!”其实,这个时候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并不是死记硬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是从小训练出来的。如果孩子拥有好的思维方式,以后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很强。如果他的思维方式非常单一、非常固化,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书呆子。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讲如何训练孩子的思维力。
什么是思维力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所谓的智力。而智力呢,是考察一个人的智商的一个主要标志。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有思维,人是万物之灵。所以,就灵在了这个思维上。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切创造,都和思维有关。人类的进步,就是思维的进步。其实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维,可以进行思考。
科学家的思维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长期思考所形成的。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而且简单看问题。看问题呢,很肤浅,喜欢问,不善于想。有的孩子遇到问题,总希望父母给他答案。甚至有的孩子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就迫不及待的把答案告诉孩子。虽然看似孩子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是,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反而,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副作用,叫依赖感。高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只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也就是说,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怎样去分析,怎样去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去看书,怎样查阅资料。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的时候,那个时候,孩子才会有成就感,他的思维也得以提高。
一个孩子是否成材,很重要的,就是思维训练的如何。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伟大学者们,他们有很多超人的地方。但是一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思维敏捷,智力过人。包括世界著名的政治领袖、科学巨人、学术泰斗,无不如此。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思考的孩子。
那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他思维能力的高,或者低呢?主要是从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它的思维的深刻性。比如说,他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深入性,是否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等等。第二个,就是思维的敏捷性。就是他算的快不快,想得快不快,他的判断能力快不快。思维的灵活性,是第三个。就是他的思维敏捷吗?是不是非常呆板?是否固执?应变能力是否强?能否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最后一个,就是他的思维的独创性。他是想的跟别人一模一样呢,还是总有不同的想法?
其实,人类的思维,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不同的理论。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解决问题的四步理论是什么。
第一步,就是弄清楚问题。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第二个,就是拟定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一定要找出自己已经有的条件和没有的条件。如果找不出的话,那么就要想办法通过别的方式来获得。第三个,就是实现计划。第四个,就是验算所得到的解。也就是说,计划实现了之后,还要进行一个总结。除了四步理论,还有一个五步理论。跟大家分享一下。五步理论,比四步理论只多了一个。就是明确问题后面和拟定计划前面,多了一个探索思考。也就是说,真正理解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所在,探索解决的可能性。包括回想过去的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理论、有关的基础。
首先呢,要把次要的信息放在一边,集中注意力在主要的信息方面。一个6W2H理论,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陶行知先生,曾经概括了八种提问方式,为教人聪明的八大贤人。为此,他还写了一首很有趣的小诗:
我有几个小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
还有一个西洋名,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那么陶行知先生指的这几和,到底是什么呢?第一个,就是“who”,何人。第二个,就是“what”,何事。做什么。第三个,是“where”,何地。到什么地方最合适,到什么地方不合适。第四个,就是“when”,何时。何时能够完成,何时去做这件事情最好。“why”,何故。为什么要做。“which”,几何。有多少人啊,有多少财呀,有多少物啊。两个H,各是“how”,何如。怎么去做。一个是“how much”,何去。程度以及效果。
那接下来,我给大家整理成文字,希望大家记录下来。其实在每一次我讲课的时候,或者是对方问我问题的时候,我通常都会从这6W2H的方向来考虑。比如说,这个问题是由谁来解决?怎么解决?在哪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对吧。为什么要去这么做?解决的时候,应该需要哪些东西?包括,具体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发现我们不管处理任何事情,其实用的都是6W和2H理论。
我们要想训练孩子的思维模式,作为家长,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一个家长的能力,不一定遗传给他的孩子。比如说,你像梦鸽和李双江的演唱的能力,他的孩子不一定能够学会。但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他们的孩子就学会了。李天一很小的时候,玩跑车呀,打架呀,被拘留了,他妈妈就把他捞出来。所以,他妈妈传递给孩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钱能解决一切。所以,当他犯罪的时候,我相信他脑子里在想:反正我家有钱,我能解决这个事情。所以,我们想训练孩子的思维模式,我们大人的思维模式,也是要改变的。
可能我们经常听说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逆向思维、或者多项思维、网状思维。其实思维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性思维、演绎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包括求解思维、求证思维等等,非常非常多的思维方式。
那么,我们当然想让孩子的思维方式越多越好。孩子的思维方式越多,代表着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那么我们该怎么去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呢?跟大家分享几个非常有意思的方法。
1.排除障碍法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如果不好的话,家长就会说孩子笨。或者跟别人说:“哎呀!我的孩子,真的,脑袋就是不好使啊!就不如你家那孩子脑袋好使!”其实,这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出了问题。那为什么孩子思维能力出了问题?说明,孩子在生活、成长的过程当中,有很多障碍。那么第一个方法,就是排除障碍法。
第一,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不能长期饱食,就是吃的太饱了。因为吃的太饱之后,大脑当中一个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就会明显地增多。它能使毛细血管内的脾细胞和脂肪增多,而且能使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大脑早衰,或者是智力减退。
还有忽视早餐。孩子的整个上午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能否得到补充,与早餐的质与量有很大的关系。好多孩子不喜欢吃早餐,因为孩子起得晚,或者是他没有这个习惯。那家长呢,通常就给孩子随便带点吃的在路上吃。比如说,小面包啊,膨化食品啊,或者是一些奶制品。包装的里面都放的防腐剂,这对孩子非常不好。而且,经常不吃早餐的孩子,他的情绪和精力都会下降。
第三个,就是睡眠不足。睡眠其实是让大脑休息的主要方法。我们都说人不干活了,躺在那里能不能休息过来?只能修复体力。只有你真正睡着的时候,才能修复你的大脑。所以,我们要保证孩子的睡眠。
还有,就是运动不足。运动其实是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的。反之,如果孩子不运动,天天就坐在那里学,学完了就坐在那里玩游戏。这样孩子的大脑供血是欠佳的,他的脑细胞和智力的发展,其实都受到了影响。
还有的孩子很爱吃甜食。但是大家知道吗?甜食,如果吃了过多的话,就会降低孩子的食欲,孩子对其他的饭菜就会没有感觉了。有的家长说:“我孩子挑食。”那你要看看,你孩子是不是经常吃甜食?冰淇淋啊,巧克力啊。不挑食才怪呢。
还有,就是孩子的头发过长。可能有一些人会说,这个不知道可不可信。都说头发长了会怎么样,但是有的人不信。其实头发所需营养,都来自于脑部。如果他头发过长,消耗的营养必然增多。所以脑部便会出现营养危机,大脑的正常活动就受到限制了。这个呢,是事实,是被经过事实认证过的。但是,家长不要一听到这儿,就说:“我要给孩子剪成秃子”或者是“我要给孩子头发剪短”。这个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的。
还有就是孩子蒙头睡觉,或者是带病用脑,都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几个不良的习惯的话,家长要帮助孩子改变。这就是排除障碍法。
2.游戏法
第二种方法,叫游戏法。一提到游戏法,我相信很多家长脑袋都大了,就不想让孩子玩游戏。那我想问一问大家,有四种情况,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类型?第一个,是学习又不好,又不会玩游戏。第二种呢,就是学习好,不玩游戏。第三种,是学习不好,玩游戏。第四个,是学习也好,游戏也玩的好。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呢?其实,我知道大家心里的答案。只要孩子学习好,玩儿不玩儿游戏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你们总是认为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其实只要孩子不沉迷游戏,他能够自己控制。游戏反而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和他的思维能力的。你们有没有发现,有的孩子他游戏玩的很好,学习学的也不错呢?而且我们发现,爱玩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比较聪明的。因为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儿。如果能够把游戏注入智力的因素,就可以促进孩子思维力的发展。就好像我们经常给孩子玩的思维游戏,我们每天经常是不是都给大家往群里发智力问答呀?其实这就是一种智力游戏。还有一些猜谜的游戏,或者是数字游戏。比如说,用扑克牌做一些游戏。再比如说,接龙游戏呀,拼图游戏呀,涂色游戏。这些都是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去尝试、需要去经历的。
所以你看,三到六岁孩子读的书,基本上都是游戏书,也叫游戏绘本。孩子在三到六岁这个阶段,训练他的智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间大脑发育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那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呢?孩子长大了,也可以玩游戏。比如说,现在孩子玩儿的网络游戏,很多游戏都是训练孩子的思维的。包括他怎么去布局,怎么去掌控,怎么去计划打赢对手,对吧?包括他用什么装备打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武器,等等。其实你看,这些都是把现实生活当中需要的一些能力,给它虚拟化了,注入到游戏当中去了。
3.下棋法
第三种方法,叫下棋法。有一个学生,他上学的时候数学成绩特别不理想,怎么补课都补不上去。后来,他爸爸在报纸上看到说,下棋对孩子智力有帮助。于是,他爸爸就开始教他下棋了。他刚开始下老虎棋、五子棋、跳棋、军旗、象棋,什么都教。后来,这个孩子棋下的非常好。而且,不知怎么着,数学成绩就提高上去了,最终还考上了一个重点的大学。
用下棋去训练孩子的思维,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有个象棋联盟,曾经就为孩子创办象棋会。创办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学象棋,还会对学习成绩有所帮助。但是,所有参加学象棋的孩子,学习成绩都得到了进步。是不是很奇怪?但是这是事实。因为,象棋对智力发展的促进很大。象棋的特征就是,不让对方觉察自己的战术,然后内心暗自推敲出对手的棋路。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有高度性的推理性的游戏。
聂卫平曾经就说过,他在小学前,就喜欢和父亲下棋。如此呢,不但学会了围棋,而且还解决了算术和数学方面的难题。围棋只有黑白两种棋子,棋的棋盘的格子也是大小一致的。而就在这么单纯的格式当中,去创造了无数的战机。这对孩子的思维作用,其实是非常大的。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就想,哎呀,那我要不要给孩子报一个围棋班儿啊?要不要报象棋班儿?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不要说玩什么东西,就一定要报班儿。有这个必要吗?而且你一旦让他去报班儿的话,他就觉得学这个东西变成了一种任务,变成了一种压力。这样一来,他对这个东西的兴趣就消失掉了。
那大家可以怎么去教孩子呢?刚开始下棋,不要给孩子讲那么多条条框框,给他的要求就简单一点儿,先让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然后家长就陪着他下。慢慢慢慢的告诉他,“我们来挑战一个高难度的。这次呢,我们这么走。”“这次呢,加了这个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
4.故事法
第四个方法,就是故事法。是最简单的,也是孩子最喜欢的。从前有个疯婆婆,她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因为什么呀?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伞的,二女儿是卖扇子的。晴天的时候,这个疯婆婆就愁她大女儿伞卖不出去了。下雨的时候,她就愁,哎呀,二女儿这个扇子怎么卖呀?所以,久而久之,别人都称她“愁婆婆”。有一天,一个智慧的人遇到了这件事情。他想帮一下愁婆婆,他就说:“我有办法,让你从愁婆婆变成喜婆婆。”愁婆婆一听,说:“那是什么办法呀?”智者说:“很简单呀!当晴天的时候,你就想一想你的小女儿,她的扇子会卖的很好。当雨天的时候,你就想想的大女儿,她的雨伞会卖的很好。”愁婆婆恍然大悟,噢!原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了!从此,她真的从愁婆婆,变成喜婆婆了。
其实,孩子所得到的启发、感悟、明白的道理,大多数都是从故事当中来的。为什么说,让孩子从小的时候多读一读寓言故事。其实,孩子是要感受、吸收故事带给他的感悟的。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先发愁,要想着换个角度思考,那就给他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吧!
5.激疑法
最后一个方法,就叫做激疑法。就是刺激孩子去提问。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靠的是能力,发现问题靠的是思维。因此呢,他就鼓励孩子要多发问。但是有的时候,学校的老师不喜欢孩子提问。孩子问老师:“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老师说:“你怎么那么多事儿呢!”甚至孩子要问的多了,老师还认为孩子在捣乱。其实你看,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这种教育方式,那么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了。你不能把所有教育的孩子的责任,全部都交给老师。你自己要承担教育的责任,那你如果更懂教育,孩子在学校学的知识就可以通过你交给他的思维能力,最大化的展示出来。
曾经有一个孩子,问她爸爸说:“爸爸,为什么人的眼睛是黑的,但是看到的世界却是五彩斑斓的呢?”她爸爸说:“我哪知道!”这个孩子非常沮丧。但是,她妈妈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就说:“哎呀,女儿你问的这个问题真的是挺特别的。虽然说妈妈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肯定有人知道。要不然咱俩一起来上网查一查,找到答案?”你看,爸爸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和妈妈截然不同,带给孩子的感触和思考也是不同的。首先,爸爸说“我哪知道”,孩子就会觉得,哎呀!我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错了?或者是,我爸爸都不知道,我爸爸也白费,也不行啊!但是,如果他妈妈说“哎呀,你问的这个问题挺好的嘛。我也不知道,我们一直上网查一查”。其实,是不是在引导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搜索答案呀?那孩子就掌握了这种能力了。
像有的智慧的家长,在给孩子讲完灰姑娘的故事的时候,就会问:“孩子,你觉得这个灰姑娘童话当中,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啊?”孩子想了想,说:“深夜十二点钟马车都变回去了,就水晶鞋没变回去。但是王子是拿水晶鞋才找到灰姑娘的。”这个妈妈听了孩子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后,非常兴高采烈,夸奖了他一番,并且鼓励他改写这篇名著。妈妈的做法,不仅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更是让孩子从小敢于向权威挑战。因此呢,在我们家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不要停留于让孩子去接受故事所传递的。而是鼓励他提出质疑,或者让孩子想象更好的结尾。我们想培养一个普通人很简单,但是想培养一个天才确是要考验父母了。比如说,爱迪生小的时候他很爱思考,他看到钟表滴答滴答响个不停,他就在想:这个表为什么会走呢?于是,他就把这个表给拆了,装上,再拆,再装,非得要搞清楚这个原理。当他知道充上氢气气球就能上天之后,他在想,到底人能不能上天呢?他拿出了一包能够产生气体的药,让他伙伴儿吃了,想让他上天。结果,这个孩子差点真的去见阎王去了。他知道这个鸡孵蛋之后呢,他想,人孵蛋行不行?于是他自己做到鸡蛋上,然后坐了一屁股鸡蛋的蛋黄和蛋清。尽管他的想法很可笑,做法很幼稚,但是他小时候的思考,是不是给他未来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啊?
当孩子遇到问题懒得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激疑法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如果你还不会的话,你再想想,你准能想出来!妈妈相信,虽然说妈妈脑子不中用了,但是儿子你帮我想想,你肯定能想到办法。”或者是说“这个问题你从别的方面想想,看看能不能想得比我更好。”其实,孩子经常处于这种问题情景当中,就吸引了孩子去思维、去思考,他的大脑就会活跃,就会积极。只有他能提出问题,他才有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一点,大家记住了。如果孩子连问题都提不出来,别提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了,他连别人交给他的能力他都不想学。因为,他不知道学完这个能力之后去干什么。
训练孩子思维力的方法,真的非常多。但是智慧的家长,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吗?以上讲的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个最适合自己的孩子?抓紧时间操练起来吧!买苹果手机,是因为品质好。买名贵包包,是因为品质好。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有面子”。可是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才是最大的面子!!孩子优秀,不仅爸妈有面子,整个家族都会荣耀。你的孩子未来将成为谁,真的取决于你当下的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