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拖延,只需解放你的大脑

2020-05-04 20:04:52 林遇安【关系修复】
在上篇中,《拖延心理学》的作者简.博客(Jane B.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M.Yue)已经帮助我们重新发现了拖延的本质:“ 根本而言,拖延问题是一个人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自尊上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观点,若我们希望“根治”自己的拖延症,那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寻自己的拖延症根源。 拖延的根源:来自内心对失败的恐惧 或许会你和我一样认为自己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太多时候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父母、老师、朋友、恋人,孩子都期待着我们无论何时都能够有完美的表现!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并非如自己表现出来那样的优秀,甚至面对压力时,我们往往会弃械而逃。 正如两位心理学家在书中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成功的定义是拥有金钱、权利、声誉、美貌和才华--拥有所有这一切。简而言之,成功可以用完美这个词加以定义。不过它的潜台词却是如果你没有拥有所有这一切,那么你肯定哪里出了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我们决定采取行动去证明我们没有问题,少部分人选择了前进的改变,而大部分人选择了后退的拖延,并在边后退边自我安慰,或者说自我欺骗:“我不去做就不会出错”。由此,拖延变成了许多完美主义者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这些心理策略又内化成了拖延者的信条。 拖延者的信条 在有些拖延者的世界里,支持他们拖延的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压力,更多是他们内化的信条在起作用。常见的拖延者的信条如: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如果我展示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 这些信条往往会在喜欢拖延的完美主义者无意识的情况操纵他们,而且这些信条看上去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让这些完美主义者对生活越来越失望,一步步走向深渊。“那些拖延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为了证明他们足够优秀,他们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认为要达成他们的远大目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他们常常对自己有不现实的要求,当无法实现这样的要求时,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失望之余,他们通过拖延让自己从中退却。” 固定心态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拖延,很大部分原因害怕自己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对失败的恐惧又是从固定心态中衍生出来的。 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并且,在生活中面对每一个挑战的时候,你必须一再证实这一点。” 如果你拥有固定心态,那么你将永远不能犯错,因为每一次出错对你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你用这次失败来永远判定你这个人的价值。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一蹶不振,不是因为他经受了多大的磨难,而是他自己在被磨难折磨之前,就已经把自己判了死刑。 同样的,我们再反观那些经历生命中大起大落,依然能屹立不倒的人,他们拥有的是一种与完美主义者截然不同的心态--成长心态:“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聪明、更优秀。”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看见与完美主义者截然不同的世界,不用将自己绑架在对与错中,不用依据一次表现评判自己是好或坏,也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去做 如果你不幸,和我一样,有着以上某些的信条,也是一个拖延的完美主义者,请不必害怕,不用害怕失败,因为“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你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除了恐惧失败外,害怕成功、争夺控制权等也是人们变得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在此一一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拖延心理学》一书进行了解。 根治拖延,我能够做些什么? 在本书中,作者列举了许许多多做方法来帮助我们克服拖延,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改变我们的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们能够从拖延信条中解放出来,一切都将好办。 从拖延信条中解放出来 如果我们不想再被拖延牵着鼻子走,那么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找个安静的地方,自己拿起笔,用一张纸写下束缚你的拖延信条,再用一张纸写下你的新信条。可以参考以下的写法: 万事无完美 努力尝试是一件好事,而不是愚蠢或软弱的表现 失败并不危险,失败是正常的,这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真正的失败是不敢去经历。 每个人都有局限,包括我自己 如果那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为它犯错误也是值得的。 挑战有助于我的成长。 我有成功的权利,我也能应对别人对此的反应。 如果这一次没有做好,下一次我还有机会。 遵守别人的规则去做事并不意味着我一点权利也没有。 当我展现出真实的自我,真正喜欢我的人就会跟我坦诚相对。 答案很多,但我需要找到那个最符合我感觉的答案。 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是一件困难而漫长的事情,但当你尝试树立新的信条,并容许它们在你的思想土壤中生根发芽,你将会拥有全新的生活态度。 开始行动的技巧 1. 建立一个可执行的具体目标:我要在9月1号前完成我的暑期作业; 2. 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我每天花1个小时写暑期作业; 3.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小目标:今天的1小时要完成第1篇作业; 4. 现实地(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对待时间:记录自己完成1道题的时间,看看自己在1小时中实际完成的题数,判断能否在1小时完成1篇作业。 5. 只管开始做:我可以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是?然后行动 请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 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 在接下来的15分钟内,我可以从哪部分开始? 7. 为困难和挫折做好心理准备:第一道题目不会也很正常,可以先做第二题 8. 可能的话,将任务分出去:如果我不擅长做这家事情,我可以请其他人来帮忙 请记住:没有人可以什么事情都做--你也是 9. 保护你的时间:在工作中,我没必要看微信,我可以处理完工作后再去答复。 10. 留意自己的借口:我累了,但我可以花15分钟把最后一部分写完,然后就去睡午觉 请记住:不要习惯性地利用借口来拖延,而是将它看做是再做15分钟的信号 11. 奖励自己一路的进步:我已经完成了一半的题目,而且我做得很认真,我喜欢这样的感觉,现在我要去看部电影奖励一下自己。 请记住:即使是迈出一小步也是进步 12. 将拖延看成是一个信号:我又在拖延了,我现在是什么感受?它意味着什么?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我们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可以选择拖延,也可以选择行动。“以往的历史无法决定你当下要怎样做,你不必等完美之后才觉得自己具有价值。”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