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是论非,原来是这么回事

2020-01-22 12:20:38 松果小编
所有人出生,口中皆含斧, 愚者使用它,伤人又伤己。 关于说长道短,谈是论非,乃至指责、毁谤,圣者的谆谆教言,早已指出了它的危害。然而,世人多愚痴,总喜欢把自己的认知当真理,执着自己的见解,忽视别人的感受。不信你去看,凡是有人的地方,人前的指责和背后的议论就从没有断绝过,真个是“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不被说”。我本人从前就是个尖牙利口的家伙,说起别人来经常振振有词,毫不留情,弄得自己众叛亲离,路断人稀。即便有几个人常在左右,也是刺猬取暖,很难触及内心。 读《论语》,其中一则小故事对我很有启发: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十分聪敏的一个,却有喜欢议论别人缺点的毛病,孔子发现了苗头,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子贡啊,没事的时候多反省自己,你真的比别人做的好吗?”是啊,当我指责和议论别人的时候,我真的比别人强吗?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反省和内观,经过不断的努力,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 有人说,别人就是你的镜子,当你讨厌别人的缺点时,正是因为你内心对自己同样缺点的不认同。我对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体验,但还是觉得缺少理论基础,后来,终于在心理学中找到了根据。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投射”,是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心理过程。我心里厌烦某人,不愿意接受他,但在潜意识中我将这种情绪投射到对方身上,现在,我感受到的就是对方对我的敌意,而觉察不到这种情绪其实来自我自身。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缺点时,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把潜意识中存在的同类问题或情绪投射到了对方身上的结果。 明白了这些,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了。孔子早就教诲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不具备的优点。发现别人的长处,就向他学习;发现别人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是完善自我,修身立命的不二法门。并且,发觉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从狭隘的自我执着中解放出来的开始。不仅如此,专挑别人的毛病,还使自己产生负面情绪,长期积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一位民间的大智慧者说:“找好处(优点)打开天堂路,认不是(错误)关上地狱门”,实为至理。 那么,面对别人的缺点和过失,难道我们就只能冷眼旁观,或者做一个“你好我好”的和事老吗?当然不是!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好好先生”是德行中的祸害啊!做人要有正义感,但对事不对人。善意的批评,宽容的理解,给别人以改过的尊严和空间,才是为人处世之正道。 也经常有人在我面前议论别人的是非,如果是至交,我就直言不讳地提醒;如果关系一般,我只能呵呵一笑了之。“信而后谏”,不然他会以为我在挑他的毛病。 古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真智慧也!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