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内疚心理?
2019-12-16 17:22:43
松果小编
内疚是指对一件事情或某个人心里感到惭愧而不安的一种心情。自责即自我谴责是因个人缺点或错误而感内疚谴责自己。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区分,内疚和自责只是心理冲突感受程度的不同而已。
内疚感其归因是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触碰了社会氛围中起作用的道德要求或禁忌而感到的一种痛苦,其道德、禁忌要求是自己所认定的准则。

内疚感可能是一种确凿的感觉,也可能不是。判断它是否确凿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看之后他是否有弥补、挽回的愿望,或者真挚地希望做的更好的愿望。一般来说,是否存在这种愿望,一是取决于违反准则是否意味着能得到好处,二是取决于该准则与他而言的重要程度。比如:一个人因为没有给予朋友急需的帮助而感到内疚,一些人会在以后的行为中给予支持帮助,他体会到帮助别人的重要性;一些人的这种内疚感只是一闪而过,意味着帮助别人给他带不来什么好处。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心"情绪的内核,会提醒人们照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别是过多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毒药",会使人长期生活在压力、紧张和痛苦中,这样不利于身心健康。

自责的结构就比较复杂,它的含义有很多,但其与追求完美有一定的关联。一般来说无非是因为某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目标受到了伤害,因此带来自我谴责。比如:应聘工作,在面试中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对他来说非常重要,那么他就会因为忘记提起某项能代表其优势的因素而生自己的气,并且事后也会责备自己,骂自己太傻竟然忘记了这一点,对他来说,代表着维持完美形象的失败。

自责也许是通过率先责备自己来挡住别人的责备,甚至不惜苛刻地责备自己,以平息别人的指责,从而获得一种宽慰。比如:小孩子把墨汁弄到书上,因为害怕挨批评,于是情绪表现得格外低落,希望老师看在这个份上能原谅自己,甚至宽慰他几句,像“只是弄了点墨渍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对这个小孩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策略。

积极的自责既是一种对他人的道歉,也是一种自我心灵的解脱,它既可以化暴戾为祥和,也会使人真诚相待。消极的自责常常表现为过度的责备自己,致使产生沮丧、悔恨、郁闷、绝望等心理,影响身心健康。

内疚感和自我谴责往往会把自己实际的弱点掩盖起来,无法真正洞悉自己的问题,麻痹了自己,不去面对真正存在的缺陷。所以,指出他对自己的要求根本毫无道理,然后再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目标与成就全都不过是表面工程,没有实质内涵,他必须认识到,他自己对完美的苛求是一种病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