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让家长陷入误区的“赏识教育”
2019-11-30 10:31:48
松果小编
中高考过后,我陆续接触了几名学生家长,缘由都是孩子因成绩不理想出现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细数下来,这些孩子之前在父母眼里都如天才一般,其实可能只是资质平庸,于是,没考上重点学校这件事,对他们变成了世界末日一样,开始抱怨、愤恨、绝望。其实,这源于他们没有对自己的能力形成客观认识,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往往建立在父母和他人的不恰当评价之上。
赏识教育,这样的观念一直是近年来儿童教育界的主流声音,希望在赞美中给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可是,夸奖孩子是有技巧的,如果方法不对,反而可能妨碍他未来的发展。
在人本主义看来,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做真正的自己,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很难企及的状态,做真正的自己意味着有自己的评价体系,能相信自己的感觉和经验。而对孩子过多的特别是不切实际的赞美,恰恰不利于孩子去做真正的自己。
天宝.葛兰汀曾在书里写过,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得到了太多的赞美,以至于他们总以为自己各方面都很厉害,一旦未来遇到小挫折而得不到赞美,他们会觉得是发生了十分可怕的事。而我庆幸自己的小时候,总是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才会得到父母的赞赏,可能只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却对我影响深刻。
由此,我想提醒的是,孩子的自尊不应该是建立在别人的高评价上,而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把握感上。我们还是应该赞美孩子,但不是简简单单的“你很棒”“聪明”“有天赋”,因为这些夸奖等于是在对孩子说“你做的好是因为你聪明有天赋”,同时还会给孩子另外一种暗示,就是大人之所以表扬他是因为他的天赋,所以如果想要再得到表扬的话,就要继续展现出他很聪明颇有天赋的样子,这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他的先天能力上,而非后天努力;相反,如果你夸孩子非常努力才做到这件事,就是在暗示孩子,大人看重的是他的努力和勤奋,如果他想要以后继续得到认可,就要不断努力练习、勤奋学习。
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赞美具体化,肯定他的努力、肯定他的自我决定、肯定他的成功过程,要让他得到真诚的反馈,有时可能只是一个眼神,一次点头,远远胜过夸张的表情和语言。
当然,作为家长,还是要爱孩子,爱他,接纳他的一切,而不是仅仅接纳他符合你需求的那部分,这样他才不会为了取悦大人而失去自己。
自尊的建立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找到自己,也是从孩童到成人的必经之路,孩子在这条路上,难免有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该做他们稳定的基石,在他们落下来的时候,稳稳地接住他,再坚定地鼓励他继续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