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嫉妒

2019-11-22 16:19:56 松果小编
什么人的成功对你来说最让你不快? 这个问题听起来不太美妙,因为成功而不快,引发的常常是嫉妒这种感情吧。那么,从心理学角度看,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引起你的嫉妒情绪? 比如说冯唐或是韩寒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应该不会嫉妒吧,你有的更多的应该是民族自豪感。以前对冯唐看不上眼的,反而可能还会对他有点改观:看起来不大正经的样子,还是蛮有才的嘛。 如果是你邻居老王得了诺贝尔奖,或是你一个部门的同事得了诺贝尔奖。你的感情可能就会骤然复杂起来。老王?他也能得奖?老婆常常说老王做饭接孩子模范,这也就罢了,他整天泡在家里,还能得诺贝尔奖?同事就更可气了,一个办公室,拟文写个乒乓球比赛的通知,话都说不利索,还能得文学奖?我通知写得肯定比他强啊。这家伙得了诺贝尔奖,回到单位还得了,我们其他人还工作不工作了。哼。 同理,如果你是冯唐,可能你会嫉妒韩寒得奖,甚至不忿,又重新抛出“金线”理论。但是有冯唐身份的你,应该很少会去嫉妒一个突然写出一篇质朴佳作的普通高中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同一生活或工作环境中,等级实际能力相差不大的人一般最容易产生嫉妒情绪。 所以,当你或你的孩子可能对身边的人,有一点点嫉妒情绪,请给与自己充分的理解,从社会心理学上看,这真的是人之常情。而且嫉妒这种情绪的作用在哪里呢?我们刚刚讨论过,其实容易让我们产生嫉妒的,是和我们平等地位,可以产生竞争的人,嫉妒可以产生激素变化和心理动力,加速我们的竞争。所谓的佛系,很多时候是竞争多次尝试,无果之后的应激适应综合症。 所以,关键还是嫉妒的转化,把看似负向的感情转化为积极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把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服气的情绪,转化为努力改正不足的行动。情绪不转化为行动,那么嫉妒就真的确定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了。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