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是一种至高的品德,是真的吗?
2020-03-19 17:01:47
松果小编
【甘露春原创】【松果平台】
《三国志·魏志·程晓传》:“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
随及随便、随性,代表你喜欢怎样就怎样。
意就是意念,想的意思。加起来就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随意形如其词,是最容易说出的话,却是最难做到位的事。
别人问你:吃什么?
你想了一下回答:随意。完了。
别人说:那我们去吃麻辣烫吧!
你可以马上回应:我不吃辣。
你不是说了随意了吗?为什么又要否决呢?
你真的很“随意”了。
考虑过对方的心情了吗?那是假“随意”,会令人十分不愉快。
如果你真是做到随意,那就应该言出必行。
否则,你可不要轻易说出,那会让人感觉你不随意。
随意是一种对自己的包容,对他人的承让。
当你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对人说随意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主动并愿意遵从他人的安排,给别人面子。
如若不是就不应抛出随意,否则就会降低你在他人心目中的诚信度。
小张去应聘一个高级职位。他是研究生学历,应聘的导师问他:请问你有什么优点?他说我没有多少优点。但是我很执着。我做每件事都会很执着。导师再问:那你来竞聘这个职位的目的是什么?他回答:尽量多赚钱。当问到对公司有什么好的建议的时候。小张是这样说的: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公司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努力去做好什么。我会做给大家看,希望大家帮助我。结果他被录用了。
这也是一种随意,不用说出来,让人舒服的随意。
随意体现的是一种自我的谦卑,对他人的尊重。
王小姐在一个公司里长期埋头苦干。有一次,它的顶头上司外出应酬拉业务,带上她和几个同事一同前往。餐局间,王小姐起杯向对方重要人员敬酒,她说:李总,感谢你,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才有今天的业绩。对方礼貌回应。碰杯之后,王小姐却笑笑地说:我不会喝酒,请您原谅,您喝完,我只能随意了。
顿时,全场爆笑,而她却还不知道别人在笑什么。
所以奉劝你,如果你不能随意,就不要讲得那么“随意”,好吗?
“我想去旅游,你们去不去?”
“我们也想去。”
“去哪里?”
“没想好嘞。你们想去哪里?”
“其实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
没错是吧?接下来问题就来了。
“那到底去哪儿啊?”
“随意。”
“去西藏。”
“唉哟!我有高原反应,去不了。”
“太远,时间又长,我也去不了。”
“那去周围走走?”
“我都去烦了。你们去吧!”
这下都不用去了。
这”随意”结束后,保证发起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第二次邀约了。
当你与人交往时,别人问你,请你选择的时候,最好先将自己的不随意表达清楚。
“我吃素的”、“我只有两天时间可以用”、“我喜欢红色的”、“我喜欢清静”、“我不善说话”、“我有洁癖”、“我单身的”、“我有高血压”、“我爱文艺”、“我爱钱”等等。
这样别人才好安排,而不是把事情变成了一个难题,结果令人不舒服。
整天把“我”字挂在嘴边的人,多不具备“随意”的品德。
随意是一种至高的品德,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不用,因为你一但抛出就必是许下的诺言。
如果你和人相处,经常使用,只能说明你并不是个真正“随意”的人,更不具备这种品德,容易给人轻浮的印象。
随意之人,可容古往今来之事,可纳四方天地之悔,无量禁忌之束,只愿你“舒服”。
随意是一种礼,于自身无喜恶,于他人有谦卑之意。
可以不卑不亢,做人坦荡,是为至高品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