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比简单粗暴的“不要哭了”有效得多

2020-03-13 12:52:38 松果小编
姐姐去驰援湖北了,我便将她五年级的儿子小宇接了过来。 第一天,小宇和我家儿子一起做作业、一起玩,一起睡觉,一天就那么愉快地过去了。 可是第二天晚上,小宇早早就回房间睡觉了。我感觉有点不平常,去他房间一张望,小家伙竟然在被窝里抽泣。 我当时楞了一下。因为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都是独立的、勇敢的、坚强的。 “怎么了?小宇!” “我想爸爸妈妈了。”他继续抽泣着。 “要不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视频也可以”。 “不要”。小宇哭得更凶了。一年级的儿子在一旁看着不知所措。 哭了一会,他对我说“我不想哭的,可是眼泪就是忍不住流下来。” “嗯,阿姨理解。你是觉得哭不好,所以不想哭吗?” 小宇点了点头。 我坐到他的边上,看着他的眼睛说“想哭就哭一会,没事的。而且你知道吗,其实你现在哭挺好的,恰恰说明你对父母很爱很爱,才会想他们,才会哭对吗?” 简单的几句,小宇缓和了很多。他很认真地听我说话。 想到小宇小作文总是简单一句话就没有了,描写缺乏细腻的描述,我顺势说:“我们想一个人了,说我想你,是不是有点简单。如果像你刚才说的,我不想哭,可是眼泪就是忍不住流下来是不是就具体生动了很多。感受你现在的情绪,是不是就可以写一篇作文《妈妈,我想您了》。下次你和妈妈说我想你,也可以说具体一点,例如泪珠就像断了线的珍珠滚落下来……” 静静地聊完,小宇已经不哭了。“阿姨, 我还是有点睡不着。” “那我们读英语吧!读一会再睡觉”。我准备分散他的注意力,缓解负面情绪。 “好的!”于是我坐到儿子和小宇中间,三个人开始读英语, 有说有笑的。 第二天晚上,小宇开心地过来说,“阿姨,晚上我也会想妈妈的。我们一起读英语吧” 我能感受到他需要人陪伴,与其说他喜欢读英语,其实是享受我陪着他的美好时光。但同时,又慢慢培养了夜读的习惯。 过了三天,他英语老师说“他简直便了一个人。进步太大了”。我会心地笑了。 小启示: 1. 当孩子有情绪时,告诉他这种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对抗自己的情绪 2. 转移注意力(例如阅读、听歌等)来缓解不良情绪 3. 孩子的教育,陪伴是永恒的主题。不管是怎样的孩子,都是需要陪伴的。 4. 真正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