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再构建心理边界?
2020-03-10 18:37:21
松果小编
生活中的我们是否经常会有这些困惑:总是被要求做这做那,结果耽误了自己的事情不能做;用自己的方式对别人好,但常常不被人领情;为了成全别人,常常放弃自己的想法委屈自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用别人的看法评价自己,判断自己……。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使我们感到焦虑,不开心,不被理解,出现很多负面情绪,如果经常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就是没有建设好自己的心理边界。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心理边界。举个例子,如果有人从你的家里拿东西走,或者从你手上抢东西,你一定会把他赶走,但是,如果有个人对你指东指西或者恶语相加,你反而会顺从和忍耐,虽然心理很不爽很想反抗,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物理边界和经济边界很清楚,但是对心理边界很模糊。我们先看下概念,“心理边界”也叫做“个人边界”,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中,个人边界是个人创造的准则、规定和标准,用自己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分辨哪些方式和自己相处是合理和被允许的,当别人对自己做出自己规则以外的事情,以何种手段去反抗。
心理边界就像是我们围绕自己画的一个圈一样,它不是用来区分别人和我们自己,而是为了区分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在圈外的是为外在世界,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掌控,出现问题也不一定可控,在圈内的是我们的内在世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制定的规则,出现问题是可控的,每个问题都有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个人发展,家庭,婚姻,宗教信仰,文化,经济,总有一部分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一部分在我们的掌控之外,如何区分这两者,就是心理边界。比如一个人的身材比较胖,他身边的朋友总是嘲笑他,胖是他可以逐渐控制的,如何面对朋友的嘲笑也是他可以控制的,但是别人嘲笑他这件事是不可控的。如果他不喜欢被嘲笑,可以选择离开这些人,也可以选择减肥,这些都是可控的。一个人如果有清晰并且健康的心理边界,那么当他出现问题的时候会知道什么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放下不能控制的,专注能控制的部分,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有解。
心理边界出了问题会怎么样?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心理边界出现问题,自己就会痛苦。如果心理边界出现裂缝,那么谁都可以通过裂缝来侵扰你,生活就会失控,自己就会陷入痛苦。比如,在两性关系里,有人总是想着改变对方,或者对方能主动为自己改变,那才是爱自己的表现,一旦对方改变就开心,不改变就会怨恨对方,这就是心理边界出现问题。
第二:心理边界不清的人也不容易尊重其他人的心理边界,会给他人带来痛苦。比如家长不敲门就进入孩子的房间,因为父母认为“你是我的,我进你房间没什么”,这种情况就是父母缺乏边界,导致孩子痛苦。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吃饭夹不爱吃的菜,买自己不喜欢的礼物,我们还不得不表示感谢,这些都是边界不清的表现,其实是他把我们拉到他的个人边界里,如果我们不表示感谢,对方会很痛苦。 这个时候。我们的心理边界也会开始出现问题,如果一定要为他的心情负责,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不可控的部分,我们也会痛苦。这种在人际关系里经常出现——我们都在为彼此着想,结果双方都很痛苦,互相折磨。
我们知道了心理边界出现问题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再构建心理边界呢?
我们要看破别人对我们的攻击。很多人会用消极、恶劣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的人和事,也会冲击我们的边界。有些是利用我们的愧疚心,“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或者利用我们的羞耻心,撒泼打诨我们忍受不了于是息事宁人,或者利用我们的恐惧,以失去这段关系或这个人作为要挟。但是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也许和我们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最大的责任还是他们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的情绪,行为负责,我们要了解这一点。同时我们要区别伤害,善良的人缺乏心理边界,因为善良的人觉得这会让人更痛苦,所以一味退让,往往只会使情况更糟。所以我们要区别“伤”和“害”,我们明确了界限,短期的会“伤”会有不和谐的感觉,长期下来,我们会感觉整个人很轻松,从别扭的拒绝,到正当的拒绝,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成长,自己的边界清晰了,身边的人的边界也会清晰,也是件利人利己的事。
再构建心理边界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练习和努力,但是,与其在“为别人活”的状态里迷茫和焦虑,为什么不慢慢努力找回自己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