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
2020-03-10 16:32:50
松果小编
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孩子很聪明也就是孩子智商肯定不低,不好好学那就是努力不够呗,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这句话里,还有一个隐藏的杀手:习得性无助。怎么理解呢,我们的语言是习得的,我们的家庭教养是习得的,所以这个习得性无助,您了解了吗?他就是在不知不觉的生活学习中习得的。
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不擅长的地方,比方说有的孩子就是不擅长数学,有的就是不擅长作文,即使科科都是优秀的孩子,也有不擅长表达的。咱们以数学不理想为例,来看一下对话
老师: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你的数学,成了“老大难”了,你有想过怎么办吗?
学生:嗯......没有想过
老师: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吗?
学生:易老师,其实您已经给过我很多帮助了,您的良苦用心我也懂。其实您应该也了解,我平时花在数学上的时间也是不少的,但是不管我怎么努力,数学成绩就一直上不去。我自己也很懊恼,我甚至会想:是不是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您说下周单元考试,我肯定有要“挂彩”了。在班级里,我的数学排名是倒数的,我连向同学请教的勇气都没有,在家里,父母对我期望又高,希望我能考上重点大学。您说我自己不想吗?但看看我这样的数学成绩,我能吗?一切都是我脑袋“不好使”造成的。真的。
从这段话我们看出来,孩子努力没有问题,老师帮助的及时,问题出现在:提到数学就莫名其妙的恐惧。这种情绪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次遇到数学题不会,产生了恐惧心理,挣扎着做,帮助着做;第二次遇到数学题,从心里就有点抵触,这次的数学题会不会跟上次一样难,一样的多呢?这种恐惧在持续着;第三次,又是数学题,怎么每天都是数学题呢?第五次,第十次孩子已经慢慢放弃挣扎了......
请关注孩子的每一次情绪,不要等到问题变成“老大难”我们才想着,我如何才能去帮助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