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胆小的原因和疏导办法

2020-03-07 19:59:29 松果小编
现在生活中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不愿意和生人交流,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陪着,而且任何人不能批评,好像很好面子,遇到批评就以哭闹来表示抗议。前一段有个家长来咨询他孩子今年3岁和刚才的情况差不多,孩子很聪明在家里能说会道,可是一见到生人就不说话了,让叫人也不叫,躲在家长身边,针对这种情况我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这种情况的形成首先是家庭环境的因素,孩子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基本都是老人在照顾,接触人比较少,带孩子出去玩又阻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害怕受到欺负,害怕磕到碰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的性格因素,当着孩子的面经常为一些生活琐事吵架,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第三种情况就是强制的限制孩子的活动,比如看动画片,在自己的空间里翻动玩具书籍等。那么具体的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多与外界交流,扩大交流范围,家长要有意识的多带孩子出去和别的孩子和家长接触,培养引导孩子和别人交往的兴趣和愿望,增强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了,使孩子体验和别的小朋友交流的快乐,孩子到了年龄就及时送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孩子体验集体生活的最佳场所,锻炼集体生活不但可以学习到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平时节假日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比如亲子活动等,鼓励孩子大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只要没有危险就应该去支持和鼓励,在家庭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和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形成亲密关系,让孩子愿意和每个人交流玩耍,要引导孩子和家庭成员形成平等的交往,不能以孩子为中心,更不能溺爱,让孩子凌驾于长辈之上,说什么是什么,不满意就发脾气,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但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让孩子融入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中。 第二点就是家长在孩子面前的表现,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会对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因为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父母是最有力的依靠,是最亲的人,而父母在孩子面前吵架会让孩子安全感受到威胁,很多案例表明小时候孩子在这个环境中长大,大了也会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孩子性格缺陷,从而产生自卑、敏感、懦弱、相反的还会引起暴躁甚至暴力倾向,产生社交恐惧,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发生家庭矛盾不要争吵,因为靠争吵也解决不了问题,要好好沟通,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就算为了孩子。 第三个问题是过多的限制孩子,比如在看电视的问题上,孩子过多的时间看电视可以进行劝导,不要严厉的管制和禁止,而是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对的,告诉哪个电视节目有意思,引导孩子通过电视和动画片来受到教育和启发,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并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进行交流,对于婴幼儿看电视可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培养注意力,促进语言能力等,但是还是要科学对待,在时间和距离上选择合理的把控,对于把玩具书籍翻的很乱,就更简单了。告诉孩子东西要归类,书籍和玩具该如何分开,如何在玩的过程中保持整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