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是一种投射(二)
2020-03-04 12:50:31
松果小编
想想:我们在背后评论某人时,常喜欢用的口头语是什么?他(她)是……的人……你在评论此人时,已经把你对他(她)的认知和感受附加在他(她)身上了。还有诸如“我觉得……”“我认为……”“我猜测……”也是属于一种投射,只是为了强调“非强加”,你用了“我觉得……”“我认为……”“我猜测……”等等这些句式。
2
当然,对他人的评价,这种认知投射可能并不影响人际关系。但也有许许多多的“投射”却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讨厌、嫉妒、嫌恶他人,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冲动和愿望一种投射。
如某人认为他人附庸风雅、急功近利、趋炎附势等等,进而会对这些类型的人生发负性情绪或攻击性的言论举止等。
之所以对他人会持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个体潜意识中有着对荣誉对财富对权力的强烈愿望,但这样的愿望是不被社会道德所允许(如果你懂一点心理学知识的话,你会明白,这里的“不被社会道德所允许”是指不被“超我”所允许),于是运用批判性的态度,投射于另一个个体身上,这样潜意识的冲动和愿望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合理化了。
糟糕的是,TA的这种合理化,会让被投射的人莫名其妙:我明明没有那么想,我明明不是那个意思,凭什么这样评价我?于是,投射的人和被投射的人关系的冲突由此发生。
那么,我们也可以反向证明,如果一个个体对身边的人总是呈现不友好的态度,喜欢明讽暗讽他人或言辞激烈,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这个个体的潜意识中有着许许多多强烈的冲动和愿望没有达到释放和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