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抑郁症

2020-03-03 23:39:02 松果小编
  壹 可能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患者病前个性应该大都内向不爱说话,但他其实本身是一个外向且健谈的人, 他说他有许多朋友,大家都很喜欢他,但是没什么交心的人,内心总是感觉孤独。 交谈中我得知他患有抑郁症已经好几年了,对于是什么使他长期抑郁,他说:"我也进行过多次自我剖析,童年时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暴力在我心里留下了阴影,父亲虽然爱我,但教育方式蛮横;我的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我讨厌应酬,却不得不去,这些可能对我都有影响。"  在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剖析中,家庭是他们最隐秘的伤口。 有许多研究结果都支持了这一观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在多个方面存在失调现象。如果抑郁症患者的家人能够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偏差并加以改变,那对当事人的疗愈,是极其有效的。 贰 抑郁症患者大多情感丰富、追求完美、有些执着甚至偏执,他们面临长期的压力。他就是这样,有不错的工作和可观稳定的收入,但是工作不开心,追求完美,又缺少鼓励。 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连呼吸都觉得累",他这样形容。 "我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任何欲望,看见逐渐倒下的茶杯,明明伸手就能把它扶正,我却宁愿看着它摔碎。" "我想过自杀,也写过几次遗书。" "抑郁症没有发作时会想到如果我自杀后父母该是如何痛苦,会想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最希望有一场自然灾害让我死亡,让亲人不那么痛苦。但是当我陷入那种状态时,我根本不会想到这些了。" 叁 帮助的前提,是了解。 但很多人对抑郁症存在误区,错把抑郁症与一时的抑郁情绪划上等号,将抑郁症看作一种情绪不好、心理脆弱,并且认为抑郁症患者应该战胜自我。 其实,抑郁症与与抑郁不同。抑郁是一种与挫折相伴的正常情绪,每个人都有心情不佳的时候;而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病因可能与遗传、基因、环境、神经递质的改变、性格特质等有关,抑郁症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 而也有一些人误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一旦被冠以"抑郁症"这个标签,就表明这个人是"精神病",是"疯子",这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看待抑郁症,是开始治疗的基础。抑郁症就诊率低,而越是职位、社会地位高的患者,病耻感越重,因为他们害怕身边人的议论与不理解。 抑郁症患者思路清晰,认知力清楚,意识和判断能力没有受到根本损害,它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抑郁症患者需要周围人的支持,而有效的支持与陪伴,源于真正的理解。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