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刚经》教我们化解恐惧

2020-03-02 10:51:56 松果小编

 今年春节发生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和计划,也让很多人一直处于恐惧当中。我很喜欢《金刚经》里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在金刚经里的原文是,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段话的讲的是怎样产生清净的心,有了清净的心就有清净的身体,有了清净的身体就不会染上病毒。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翻译成大白话。第一个意思,大概就是不管什么事情来了,都不要执着但要用心去面对。对于新冠病毒我们首先应该要害怕,要懂得害怕,懂得恐惧。但是一定不要恐慌,人类所以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来,恰恰是靠了这种恐惧心,就是懂得害怕,这种懂得害怕的恐惧心其实是一种预警机制,有些人类学家甚至认为,恰恰是那些懂得害怕、懂得恐惧的人在时间的长河里流传了下来。所以我们要接受自己的恐惧,面对自己的恐惧,承认自己的恐惧,恐惧心会让人类危险的时候,要么逃跑,要么正面战斗,要么正面战斗然后逃跑,大约就是这么三种情况。所以呢,恐惧相对应的词不是勇敢而是谨慎,就是面对危险事物的时候懂得怎么去应对?人类所面对的病毒的反应的这种历史也就是这么三种情况。要么是战斗、要么是逃跑、要么是战斗后再逃跑。上海的张文宏医生有一个关于病毒的演讲很精彩,他讲了病毒一直是存在在地球上的。但是病毒一般是在动物那里的。你不去惹他,他不会惹你。但人类常常越界。结果呢,就引起病毒危机。每一种病毒在未知的时候都非常可怕,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基本靠自己的免疫。但是一旦知道了是什么病毒?就一定能够治疗。那么到今天为止,这一次发生的这种新冠状病毒。还是有一些未知的东西,所以呢,我们还是要高度重视。面对一个还有一些未知的,我们还不却的东西,我们尽可能要让自己有确定感,能主动的去做一些防御的事,给自己增加一些可控的感觉。第一个层面呢,我觉得是应该掌握信息,了解真实全面的信息是极其重要。可怕的不是可怕这个东西,而是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在哪里?现在在全国的疫情地图是值得我们去留意一下的。还有呢,像权威的医学部门或者专家发出的建议是非常值得看一下的,像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这样一些专家,他们从医学的角度给出的建议都非常实在。值得我们重视也会让我们知道怎么做,让我们安心。第二个层面的是严格遵循医学上的防护措施。就是尽量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戴口罩,勤洗手,出门后回家要要消毒等。我们只要遵循政府部门发出的指引。把这两个层面的事情做好了就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把病毒这个威胁放下,不要成天害怕自己中招了怎么办?不要疑神疑鬼,不要草木皆兵,该防疫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天,听天由命。我们应该借这样一个契机领悟生死这道坎。看透生死的真相,不再害怕死亡。孔夫子在生死关头坐在已棵树下对他弟子说,我自己的使命是为了复兴周文化,假如上天想要毁掉这种文化让我死掉,我也认命了。那么这个景象在今天真是值得我们细细去体味。无那种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气度令人动容。回到金刚经那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里面有一段话我觉得是对句话的一个注解。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一段的其实讲了两个点,就是你要去做布施,要实实在在去做布施这件事,第二就是不执着,合起来就是不执着的布施,这一段是前面一段的落点,前面有一段释迦摩尼佛说,要想保持成佛的心,要想降服妄念,需要有一个很广大的发心。要帮助所有的众生成佛。要把自己融入到时间之外,融入到的无限之中。但是假如仅仅停留在这么广大的发心上。就容易变成一种空想,所以在这个段落里释迦摩尼佛让这个发心有了一个落脚点,就是要在行动上踏踏实实去修行,怎么修行呢?就从布施这么一件很小的事情做起。什么是布施?就是把自己的东西给予别人。有三种东西可以给予别人,第一种就是财物叫财布施。把自己的财物送给有需要的人。我们社会上常见的慈善就是财布施。第二种就是法布施,把自己懂得的佛法道理和别人分享,给别人创造觉悟的机缘。第三种叫无畏布施就是当别人害怕恐惧的时候,我们给他勇气信心,使他不再害怕恐惧这个叫无畏布施。金刚经这句话对我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因为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假如我们除了能保护好自己之外,还去帮助别人,那么我们的恐惧心就会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许做不到财布施和法布施。但至少可以做到无畏布施,不要去散布各种消极的信息,而是尽可能让你周围的人有信心、有勇气,这个并不难,在帮助别人的过程里,我们自己也会变得越来越有勇气,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