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疯了,为什么我付出那么多,他却要跟我离婚?

2020-02-29 15:23:09 松果小编
【故事引入】 青青(化名)走进咨询室的时候,脸色并不那么好,虽然看得出经过一翻装扮,但是仍然掩盖不住内心的无奈,那一副表情似乎在诉说她正在经历着极大的痛苦事件。她咨询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老公竟然提出要跟我离婚?”话音未落,眼泪已经夺眶而出,接下来就是一阵痛哭。 青青是个独生女,十年前和丈夫结婚,现有一个8岁的女儿,夫妻双方都有稳定的工作。在她看来,这十年来,自己尽心尽力,一心想把家庭照顾好,教养小孩、照顾老人、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都是一个人完成,她觉得这是对老公最大的爱。可老公不但不感激,反而从半年前开始,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回家吃饭,甚至有时在外面玩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开始的时候,她怀疑老公有外遇,于是私自查看他手机的聊天记录,结果看到微信里除了跟朋友约饭、打牌、做运动之外,却没有发现任何与“第三者”暧昧的蛛丝马迹。直到两天前,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平日里温顺的老公突然间爆发,竟然还冒出一句“我受够了,离婚吧!”青青听了这句话,简直要晕死过去。于是在朋友的引导下前来咨询。 【原因分析】 通过咨询,我发现3个主要问题: 1、过度的包办,让对方失去存在感。 正如青青所述:这十年来,自己倾尽全力,一心想把家庭照顾 好,教养小孩、照顾老人、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都是她一个人完成,她觉得这是对老公最大的爱。但是,青青忽略了一点,丈夫是个有思想和自主能力的人,每一个人不管在社会或家庭中存在,都必须得到相应的自主空间,青青长达十年的包办,会使丈夫渐渐失去应有的家庭功能,更加难以在小孩心里树立一个父亲的良好形象。 2、事无巨细的干预,演变成一种控制。 在故事中,青青把自己变成了这个家庭的保姆,任何事情都做得“面面俱到”,久而久之,丈夫会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参与的空间,什么事情都是老婆说了算,什么事情都要等老婆拍板,自己武功全废。 3、毫无技巧的沟通,成为婚姻的鞭子。 青青在现实生活中,俨然以一种教官的角色,以说教、安排甚至是命令的口吻,孰不知这种看似和谐家庭氛围,已经是建立在家人无数次忍耐的基础之上,时刻存在爆发的风险。 【挽回要点】 1、重新定位个人角色。 不管你在外面是做老板还是领导,回到家里就只是女儿、妻子、 母亲,切不可把社会角色带回家庭。 2、懂得有效沟通。 为什么很多夫妻可以共担风雨、共享荣华?因为彼此相爱,有责任、有担当、价值观相近。但仍然需要一个良好的沟通模式,作为维系感情的纽带,及时查缺补漏,相互促进,才能保障婚姻的大堤不会崩塌。 3、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行事。 人性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改变别人。而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模式会让对方过得很累,迟早也会应验那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咨询结束的时候,青青的情绪已平静下来,从她的表情中看出轻松了很多,也不再像开始时那样认为全都是丈夫的错,她愿意尝试用“新的身份”出现在这个家庭中,挽回这段婚姻而提升自己。祝福青青! 【分享】爱的三层次: 爱的第一个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让所有的人来满足自己,从不顾及对方的 感受。 爱的第二个层次:“自以为是”的付出。 看起来像是很爱对方,本质上却是“自以为是”地在付出,无 法让对方感受到“真爱”。 爱的第三个层次:满足对方的需求。 真正的爱是以满足对方需求为前提的,不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为前提,也不是自以为是,表面上是很爱对方,本质上是爱上了付出这个行为。 当两人都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前提时,双方都感觉不到来自对 方的爱,都感受到对方是自私的,这样的爱情怎么可能会幸福? 当两人都“自以为是”地爱对方时,双方感受到的都是对方的 “自以为是”,内心是感受不到对方的爱的,这样的爱情同样也不会幸福。 当两人都以满足对方的需求为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去爱对方时, 爱情之花才能永葆青春。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