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计划表,最好的自我管理工具
2020-02-26 15:32:58
松果小编
漫长的假期是对亲子关系“真枪实弹”的挑战与考验。试问,多少个妈妈生气过?愤怒过?焦虑过?甚至绝望过?妈妈们在孩子面前揭去以往甜美的面纱,原形毕露,而孩子们委屈得就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猫——“我只是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而已......”倘若我有绘画的天赋,定会画一幅“亲子关系现形记”。
我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对决“人机组合”。封闭的假期限制了大量的活动,我们的生活简单到了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五门连串,手机——电视——iPAD三机连战,其中永远冲在一线的就是孩子。无所事事的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翻箱倒柜;最喜电子产品,一机在握,废寝忘食,尤其是空中课堂一开播,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我不得不时常在背后唠叨:“请你放下,该休息了”,甚或一连串的质问:“作业写了没有?检查了没有?提交了没有?”等等等等。即使这般铿锵有力的责问,面对孩子摔门而出,闭关自守,也变得不堪一击。我那“无助”、“无力”、“无能”的感受在胸膛里激荡,淋漓尽致。这样的情形至少每天上演一次,本来梦寐以求的长假,却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战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不得不拿出最古老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谈判。其实孩子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合不合适,只是缺乏自制力,玩到兴头,就控制不住自己。但这个时候,大人说话是没用的,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孩子渐渐大了,他只听自己的话。作为家长,要维护好亲子关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
我们的谈话三部曲,首先,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他谈谈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往往孩子说着说着就自己感觉到不对了,只能说我是幸运的,这孩子知道自省。其次,是我引导的时间。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要慢慢学习自我管理了。我对孩子说:“我们是独立的人,每个人都要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不要把这个权利交给别人,否则,你就会处处受制于人。妈妈的唠叨和要求就是最好的说明。……”我给他讲很多让他觉得难受而又不得不服从的要求,孩子脸上的表情很凝重,过一会儿,他说:“我去写规划。”我并没有预料到他会主动去写,但这一次,孩子行使了他的权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给孩子灌输自我管理的概念,管理自我包含两个要素:一是管理任务,二是管理时间。我让孩子梳理每天要做的事情,估算每个事情大致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合理安排,制定时间计划表。这一次,孩子认认真真地写写画画了二十来分钟,然后高兴地拿给我看,说:“这是我的规划。”我仔细浏览了一遍,周一到周五、周六周日分为两档,分别计划,安排的活动挺多,时间也算合理,我们俩击掌成行。我高兴地对他说:“恭喜你,从现在起,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
从那天以后,孩子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做事,我也不用唠叨和焦虑了,偶尔看到他有超时操作,我便提醒一下:“你的时间表?”不用再多说话,他就会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最关键的是,在自己规定的运动时间里,他练好了以前成绩垫底的坐位体前屈,他欣慰地说:“只要坚持练习,就一定能突破。”
时间计划表,让孩子做事更专注;时间计划表,让孩子生活更丰富;时间计划表,让亲子关系更融洽;时间计划表,让孩子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做什么,就能成就什么。
The rich invest in time,时不我待,切莫荒废时日。让我们一起来绘制自己的时间计划表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