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2020-02-24 19:47:02 松果小编
21世纪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下之重任,所以必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当今社会,虽然法制日益健全,文明高度发展,但是沉迷网络、暴力、赌博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也会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致使孩子们出现厌学、辍学的心理倦怠问题。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教育部在2002年8月1日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及组织实施等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著作也日益增加,比如:《儿童发展心理学》刘金花著;《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小学生心理健康》杨忠健著;《学习的烦恼》林薇编著;《儿童异常心理学》马施(美)沃尔夫(美)著;《忧虑的孩子:儿童焦虑症的确认与心理康复》保罗(美)著等等。近几年来,因心理不健康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的事情时有发生,小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的一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自身密不可分,同时也说明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有效性。对小学生出现的不健全的心理问题等没能进行良好的引导。学生心理脆弱,同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有关,也与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有重要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来进一步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行为。在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强健的体魄,更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