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需要在哪个层次?疫情期间有感
2020-02-18 03:11:27
松果小编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创始人。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是: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爱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有一些先天需要,人的需要越低级就越基本,比如吃饭、喝水,这些是人与动物共有;需要越高级越为人类所特有。同时这些需要是按顺序出现,只有满足较低级的需求后,人才有可能追求高级的需要。即需要是分层次的,越低级动力越强。
人的需要就如这金字塔,生理需要处在最低层,也就是内趋力最强的需求。首先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安全的需要产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饥渴难耐的人不顾人身安全危险去偷去抢。因为他们对生理的需要动力超过对安全的需要动力。
再比如,有个经典案例。在一家三甲医院里,一个副院长跟一个清洁工同时犯了错误,医院对他们做出惩罚,惩罚办法有两个:第一,罚款5000元;第二,全医院通报批评三天。副院长跟清洁工都可以二选一。大家猜,他们会怎么选?
毫无疑问,副院长肯定会选罚款5000元,而清洁工选通报批评的可能性更大。因为5000元对副院长来说不算多,他的低层次需要已经得到满足,他会追求更高层次需要。反之,清洁工的需要层次可能没那么高,他要满足自己低层次的需要。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甚至逃课逃学,老师上门家访,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爸爸(妈妈)要上班维持生计,学生根本没人管;有的学生,回到家面对的是爸爸妈妈无休止的争吵或者家暴,在这些环境中成长,他们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安全需要也得不到满足,他们怎么可能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学习不好的原因就在这里。
有时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我们发现这个人性格及行为会发生变化,比如有的大学生由于失恋,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自暴自弃等等,这是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的。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事件来说,很多行为同样可以用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当下,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受到很大的威胁,全民防疫,人人都待在家里,大部分人不到万不得以绝不出门,平常几角钱的口罩涨到几十块钱都去抢。人们如此一致的居家行为,假如不是疫情威胁到生命安全,怎么能实现?为了安全需求谁还在意钱?
今天看新闻,有一位60岁的老人感染病毒,疯狂的抓住医护人员,甚至下跪肯求医护人员救救她,为了安全需要,自尊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如此,在这里真的要好好感谢抗争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正是他们不顾危险的挺身而出,才让广大人民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