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阴霾,鄂人≠恶人
2020-02-17 13:09:26
松果小编
原创 阿童情感疏导
自湖北武汉爆发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以来,疫情爆发迅速,被认为比非典更具传染性,导致社会紧张局势的突然爆发。
来自武汉的人、车辆都有明显的抵触、恐惧心理,在许多人的眼里,武汉人成了“怪物”、“载体”,武汉人甚至湖北人都应该老实待在家里,在其他省市都是灾难。
在这样一个陌生的视野里,那些漂泊在外省或留在武汉家中的人,该如何选择坚强呢?其实这一阶段,心理自助才是关键。
首先,在面对类似的重大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这是一种“应激反应”,是面对突发事件、生活变化、压力源等事件时的正常心理现象,不必过于恐慌。
然而,过度的压力也会给身体的免疫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974年,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研究发现,应激状态的持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容易患心身疾病。
此外,应激反应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 保持警惕。在最初面对压力事件时,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整个人处于紧张和格外谨慎的状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各种小信息的影响,情绪也处于觉醒状态。
2. 阻抗。在第一阶段的一些症状消失后,身体会调动许多保护系统来抵制导致危机的诱因。此时,全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肝脏释放大量的血糖,给身体足够的能量来应对危机。
3.疲惫。长时间的高唤醒后,体内储存的能量几乎耗尽,你会感到麻木和疲惫。因此,适当的压力是我们身心的正常反应,是应对突发变化的自我保护机制。
长时间处于紧急状态会导致身体能量衰竭,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和身心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对压力的心理反应会导致焦虑、愤怒、内疚、恐惧、抑郁和习得性无助。在行为层面,主要表现为攻击性、退缩性等。对压力的反应通常分为“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
问题反应者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现状或挑战。例如,戴上一个面具,定期消毒,定期工作和休息等实际行动来处理自己的情况,但是,情绪应对通常双方都创造了一个信念,他们不能改变环境威胁,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需要消化各种负面情绪。
对于大多数武汉人来说,两种应对方式都存在。他们需要的是面对他们的压力反应,学习如何从心理上释放压力,并采取基本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对于处于疫情中心(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往往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容易过度疲劳、紧张,甚至疲劳、焦虑、抗疾病、失眠、抑郁。担心你的发展及家人的健康。
此时,他们周围的人,包括家人和朋友,需要理解这些情绪是压力反应的一部分。
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对这些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如建立积极的恢复信心、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和护理、避免不适当的压力模式,如吸烟和饮酒。最近,许多心理小组志愿帮助武汉当地的人们。
对另一些人来说,它也会由于“信息超载”而引起过度的自我恐慌。例如,我们每天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数字媒体上,浏览朋友圈,刷微博,害怕越来越多的确诊患者。一些人甚至疯狂购物,囤积物资。
在这个过程中,你越感到焦虑,你就越情不自禁地去学习相关的信息,最终发现你无法承受这样的负担,使你的恐慌和痛苦变得越来越严重。
这也是害怕错过的结果(害怕错过),因为过度的焦虑实际上并不能解决问题。
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敏感和容易紧张的个性特征的人,最好学会放松,少关注焦虑信息,这对他们的健康更有益。例如,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你的担忧。让他们成为你的支持者,帮助你度过困难时期,缓解你的焦虑。
你也可以通过“正面提示”阅读一些有希望和正面的新闻,对自己和相关部门保持信心,告诉自己谨慎的出行、积极应对疫情、规律的工作和休息提高免疫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然后通过“分心”来放松身心,暂时缓解心理压力。例如,听音乐、看电影、在家锻炼、玩电子游戏等等,把你的注意力从焦虑的源头转移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