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鉴别标准

2020-02-11 15:05:34 松果小编
1、 将愤怒转向自身 当心理专家发现求助者在对某一对象感到愤怒,并且解释这种愤怒正被指向他们自己以缓解内疚或紧张之后,求助者不能理解、没有整合的回应,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是缺乏足够的整合和抽象能力来利用这种诠释。只意味着内省还没有准备就绪,而这样自杀的风险就是很大的。 2、 自我惩罚作为对内疚的防御 比如:有一位求助者她觉着让父母感觉失望,于是就开车撞向火车。她解释说,通过判自己死罪来消除自己的内疚,并且坚持是罪有应得,警察不应该救助她。 3、 因丧失而引起的哀伤的最小化 当人们遭遇严重的丧失的时候,他们没有为此感到哀恸的话,这就很危险。哀伤是一种抑郁性情感,而如果足够强烈的话可以摧毁情感容忍的自我力量侵蚀自保功能。如果面质后,依然鲜见情感释放就是在丧失足够的整合和适应。 4、 反向形成和合理化屏蔽因愤怒而引起的内疚 当人们被攻击后变得有自杀倾向的时候,就要当心,特别是被攻击者甲认为自己能包容攻击者乙时候。实际上,甲是想报复乙,但是又感到内疚。这时候“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使得甲的信念反转过来。如果心理专家指出甲的心理机制,其不能接受盛怒和内疚,那就很危险。 5、 社会化对比因狂怒的自杀想法而引起的羞愧感 社会化的机制作为防御经常是设计来消除羞愧感,这种羞愧感可以在想起自己心理上有病或者“有失控感”的时候出现。 6、 对他人的受虐性挑衅以缓解内疚 激发别人的伤害以消除其内疚感,内心有自杀的执念。 7、 从客体处撤离作为对羞愧感、哀伤的防御 如果人们对与其他人的联系失去兴趣,那就有严重的风险。可以解释为他们对其他人的回避因为有批判而产生的内疚,如果这种解释不能获得任何反馈,那么就很危险。 8、 分裂以避免在承认物质滥用或自杀幻想方面的羞愧和不信任 9、 含糊、保留、搪塞 10、 与攻击者、受害者认同 11、 对同痛苦现实的否认 ———曾山水欢迎阅览指教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