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孩子处理好人生第一次分离的重要性
2020-02-11 12:52:37
松果小编
儿童分离焦虑症:“儿童离开熟悉的人与环境时出现的过度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
分离焦虑来自儿童未发展的认知能力。孩子会认为,物体从眼前消失就是彻底消失,所以当养育者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时,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哭闹是分离焦虑的信号。
三四个月的孩子已经能够区分熟人和陌生人,并对陌生人感到恐惧和逃避。
五六个月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认得特定的对象,该对象通常是养育他的妈妈。
三个月到两周岁,是孩子分离焦虑非常严重的时期。这段时间,父母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要。
两岁以后,分离焦虑会减轻。
三岁时,当孩子能与其他人进行活动时,分离焦虑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需要与孩子分离时,可以语气坚定地跟孩子说:“妈妈要离开,但是会回来”。不断重复这个模式,帮孩子建立恒存的概念。
孩子小的时候,为减轻孩子的焦虑,应避免以下行为:
1.尽量不要让孩子和陌生人(对于孩子来说的陌生人,也许是你的闺蜜,好友。)单独相处,孩子突然陷入陌生的环境,被迫和陌生人相处,自然会焦虑不安,大哭大闹。
2.趁着孩子睡觉的时候偷偷溜走,孩子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这会给孩子种下错误的信念“我睡着了或者闭上眼睛,妈妈就会不见”。
3.孩子哭闹的时候用恫吓的方式吓唬孩子,说“再哭,我就叫警察叔叔/妖怪,把你抓走”。这只会加深孩子内心的恐惧。用糖果、零食、手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
孩子幼儿园前的准备
1. 给孩子创造和同龄人玩耍的机会,鼓励孩子将玩具、食物与人分享,培养其与人相处的能力,克服胆小、怕生的心理。
2.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
3. 在孩子入园前,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一下,前几天可以陪孩子在幼儿园一起上课,让孩子和同学、老师熟悉一下,以后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直到彻底把孩子单独放在幼儿园。
处理好孩子人生中第一个分离阶段,孩子才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带着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未来的人生还有许多次的分离在等待,升学时和同学的分离,青春期和初恋的分离,离家后与父母的分离,结婚后与原生家庭的分离。。。。。。能否处理好这些分离,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生活得幸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