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的反应】

2020-05-04 00:26:31 安妮【情绪情感】
在经历严重的负面事件之后,人会表现出一些不受控制的典型症状,比如高度警觉、回避、闪回和解离。 【解离】 轻微一点的“解离”会表现为突然走神、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有些导致记忆的丧失或部分丧失,严重的情况会解离出另一个人格。 解离发生时的场景如同这样,当创伤事件发生时,当事人身体在现场,而灵魂却飘在了半空中俯视着底下的自己,仿佛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他/她只是一个旁观者 【闪回】 闪回,即在创伤事件发生后,伴有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回忆。闪回是不由人控制的,因此常常有失控的感觉。 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有人会把那段记忆全部遗忘。由于人类心理的保护性机制,这些创伤性记忆被压抑到了意识层面以下,使人很难回忆起来。 但是,这种记忆却在发挥着作用,影响着当事者的行为与情绪。而且,在很多年之后,它也有可能被唤起。一道熟悉的光束、一个似曾相见的表情、一句相关联的话语等等都有可能引发创伤记忆的回潮,总之就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点会在不确定的时刻猝不及防的回来。 【警觉】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激惹性增高以及焦虑或抑郁情绪,焦虑的躯体症状如心慌、出汗、头痛、坐立不安、躯体多处不适等症状也很明显。 非常在意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对于潜在危险表现出高度警惕性,过度反应。并且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恍惚,易惊醒,有时还会从从噩梦中惊醒。 【回避】 对于能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作明显的回避(例如、思想、感受、谈话、活动、地点、人物)。 还表现为心慌、气短、消化不良等躯体症状,即使心理反应消失,躯体化症状仍持续存在,表达躯体状况会被他人接受和理解,或认为自己的疾病还没有完全好转,而不愿意上班或接触社会,回避与其他人进行交往。这与获益心理是不同的。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躯体化效应,以此作为回避创伤或现实的理由。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