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到结婚,究竟隔多远?】
2020-05-06 11:57:24
九五【婚恋家庭】
无论是从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很多人的结婚对象却并不是谈恋爱时的那个人。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实际,从恋爱到结婚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两个人初次见面,如果被对方的外表行为和性格吸引,就会彼此产生好感,这就是“刺激阶段”。如果好感产生以后谈恋爱,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价值阶段”,这个时候因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增多,所以就开始出现了彼此去衡量对方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是否跟自己相似或者相补。很多恋爱中的男女就是在“价值阶段”爱情夭折,有很少一部分人再进入“角色阶段”。
恋爱只是两个人在一起的一个契机。之后只有彼此能满足双方对于结婚的期待,才可能顺利走入婚姻的殿堂。如果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判定另一方不适合结婚,那么双方的关系就只能发展到恋爱为止了。
心理学曾有过一个调查,主题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异性做配偶?结果显示:无论自身的收入和文化程度等条件如何,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高收入的男性做配偶。
女性在结婚对象和恋爱对象的标准完全不同。恋爱的时候女性都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拥有帅气的外表,在一起时只要开心就好。然而,等真正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很多女性最看重的是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男性谈恋爱时都喜欢找漂亮,性感,自由奔放的女性。可是到了结婚的关头,择偶的标准就完全变了,他们更看重女性的性格,以及是否居家等。那种花钱大手大脚,或者看起来很好追到手的女性不会成为男性结婚考虑的对象。(那种教女孩子要主动追求的人,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所以,不论男性还是女性,恋爱和结婚时对另一半的要求都是截然不同的。那种“只要相爱就可以天长地久”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不过,生活中也有很多恋爱的男女,还停留在“刺激阶段”,就迫不及待地迈入了婚姻,他们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今天,有很多的伴侣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离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