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社交焦虑障碍
2020-05-12 12:14:14
焦虑抑郁职场*减压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王某,女,20 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身高约1.6米,体态正常,自幼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亲为小学教师,母亲为工人,家族无精神病史。王某的家庭教育传统、古板,父母对其要求严厉,要求她做一个规矩的女孩,不允许其与男生来往。王某自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听话,不善与人交往,除了学习,很少与同伴玩耍,基本上不和男生来往。3年前逐渐觉得自己不敢直视男生的眼睛,后发展为一见到男性就紧张、脸红。大一时,一次在课堂回答教师提问时出现口误,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并被教师批评。此后不久,王某一见人就觉得别人都在注视自己,一见到人就紧张、发抖,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一见到人就两眼发直,手指发麻,觉得自己在任何人面前说话都不自然,越克制紧张感越强烈。为此,她回避出入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一到公共场合就觉得很多人都在注视自己,弄得表情很尴尬,自知这是一种病态,但是又无力摆脱,无法正常与人交往,同学关系不好,没有要好的同学,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十分痛苦。
那么,什么是社交焦虑障碍呢?
社交焦虑障碍标准如下:
A. 个体由于面对可能被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况时而产生的显著的害怕或焦虑。例如,社交互动(对话、会见陌生人),被观看(吃、喝的时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讲时)。注:儿童的这种焦虑必须出现在与同伴交往时,而不仅仅是与成人互动时。
B. 个体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现的焦虑症状会导致负性的评价(即:被羞辱或尴尬;导致被拒绝或冒犯他人)。
C. 社交情况几乎总是能够促发害怕或焦虑。注:儿童的害怕或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依恋他人、畏缩或不敢在社交情况中讲话。
D. 主要回避社交情况,或是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