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企内部管理问题看到的机会

2020-02-07 22:40:00 松果小编
德鲁克预估说,因为泰勒和福特,体力劳动的效率提高了50倍。 但德鲁克也说,科学管理并没有解决脑力劳动的生产效率问题,而我们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脑力劳动。 德鲁克说,脑力劳动者,或者知识工人的生产效率在20世纪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还下降了,这将是21世纪管理学最重大的问题之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创业为什么会面临更加困难的管理问题,生产线的出现,把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机器运行的速度和节奏代表了一种强制性的力量,由此可以管人、控制人、提升管理的效率、提升工人工作的效率。人类通过关注效率把100年前不知道怎么管理工人的局破了,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人的创造力在企业产出中占的比例大了,而对人的创造力的管理用秒表是没用的,所以如果你丧失了人心,机器、流水线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效率会从另外一方面偷偷地损失掉。 最后一句话好扎心,也好真实。 如果,丧失了人心,效率会从另外一方面损失掉,还是偷偷的。 这里的丧失人心,可以有很多具体的演化,比如说,最近,看了一个朋友的公司,10人左右的团队,他就面临员工觉得他不公平,基层主管沟通能力不够又不愿意学习,个别岗位员工技能不强也不愿意学习,老员工变成了老油条等情况。 这些问题,都会让效率偷偷的损失掉。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需要帮助员工,让他们觉察到自己工作为了什么,形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并把目标与公司目标结合。 需要帮助老板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同理,与员工建立工作协议。 需要帮助老板和员工进行建设性的直接对话。 总之是帮助这样的公司重建员工关系,优化组织行为。 最近,跟一名即将离职的员工对话,98年出生的员工。某种程度上他是背锅离开的,但是,他确实也是有责任的。但是,我想说,他的主管的责任更大些。 这个主管也意识到了自己沟通的问题,我问他怎么跟下属沟通的,他说,就是把要求1,2,3,4提给下属,然后一个月,两个月后看结果,结果不好,我就把他的绩效打差些。但是,最后,结果还是不好,也就是说,绩效评分这个工具没有发挥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大量的一线主管,都是优秀的个人,但是,一个人能把事情做好,不代表可以带领团队把事情做好。 从优秀的个人到合格的主管再到优秀的主管,还有很长的距离需要走,只是,我们需要看到,这个距离的存在,我们需要正视这个距离,并且有相应的措施。 在跟这名即将离职的员工进行长达90分钟的对话过程中,我理解了这个90后的孩子,当他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很难在工作上听从他的安排。 同时,在对话中,我们也谈到了关于工作目标的问题。老实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人事部让我们写职业发展规划,我也觉得很虚,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人生的方向在哪里。甚至直到工作10年之后,老板跟我谈个人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仍然非常抗拒,每天被工作折腾的精疲力尽,完全不想谈这件事。当我这样跟他分享之后,他感受到了我理解他。在这个时候,我抛出“你觉得,有一个哪怕是3年的目标,和没有这样的目标,你觉得人生会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引发了他深深的思考。觉得,自己也可以有一个目标。于是,他马上制定了一个目标。 讲上面的故事,我是想说,在中国的大量的民营企业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像我朋友公司里的那种状况。典型的小微企业,老板懂技术懂销售,但是内部管理,跟工人沟通交流,严重缺乏经验和技术,甚至是耐心。所以,在这里会不会是一个机会,可以做些事情的机会。 同时,在稍微有些规模的公司中,迷茫的90后员工跟青涩的主管之间,难免会有很多类似上面故事的状况。 而所有这些,都是德鲁克说的,效率会从这里偷偷地损失掉。 而所有这些,都是我可以做些事情的地方。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