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化焦虑幸福的方法
2020-01-19 22:26:17
松果小编
第二篇,感恩的重要性
浩瀚的宇宙我们偶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睁开双眼看到了世间的惊奇,发现并开始探索这个世界,从身边的人与成长环境中学习到了与这个世界的交往、认知、互动的方式。当一个人在成长中习得或潜移默化中学到的是对生活的谴责、抱怨、看不惯、挑剔、嫉妒、他人负我等这些概念时就会在生活中被负面情绪所左右,而他看到的世界也是狭窄而局限的。
追求快乐是人类最本质和永恒的追求,
所以好多人会苦于在这些负性情绪中而摆脱不出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每天不快乐,甚至身陷其中~麻木不仁。却又会问生活怎么对我这么的不公平?其实生活和美好就在那里~被你辜负着,因为你没有看到它的另一面。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和空间来看: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值得我欣赏的,每个人因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各种价值观和我们有所不同但也是被尊重的,他们哪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别人给予了我哪些点点滴滴的帮助我还没有报答,我已经拥有了什么,我该珍惜的还有哪些,我能为他人做些什么,也就是心怀感恩。
当认知切换到了这个频道后我们的情绪身体会马上发生改变、血管神经不在紧缩、血液循环通畅,内心通透,呼吸也都顺畅了,嘴角会不自觉的上扬。情绪也自然是愉悦舒坦,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美好的了。
当我在学习到了这个方法后,我常常会在我又陷入刚才说的那几项负性情绪中时。我会用感恩的方法把自己解救出来,有一次我因为看到别人夫妻陪伴着散步相亲相爱,我便产生了好多抱怨的想法,然后陷在那个情绪里觉得很不开心,然后我的自我察觉觉醒了,“我这样对吗我怎么又在抱怨了”马上启动积极思维,于是我想到老公的好处,感恩他在外地工作为家里的付出,感恩他在我身边时对我的暖心的照顾,这样想时心情自然就好了。
对于感恩的科学研究发现,那些心存感激的人身体更健康。他们善于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得了病能很快恢复,不太容易得冠心病,睡眠也更好
“研究还发现,当你表现出善意的举动,哪怕仅仅是给别人让让路,对陌生人微笑大脑就会释放出多巴胺,使人感觉美好愉悦。
在一项相关实验中,研究者将参加实验的人随机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的人每人每星期记录下5件令他们非常感激的事情,第二组记录下5件令他们苦恼的事情,第三组记录下5件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事情。
10个星期之后,第一组的人感觉生活更灿烂,比起另外两个小组的人,看待未来的态度也更加乐观。相对于另外两个小组的人,他们在身体状况方面的抱怨更少,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锻炼上。在随后的实验中,第一组的人每天晚上睡得更多,入睡需要的时间也更短。
因此,如果你想生活乐观美好幸福睡眠更香,心怀感激更有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专门研究感恩的心理学教授说
“充满感激之心的人会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感,比如喜悦、热情、爱恋、幸福和乐观。“用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取代那种凡事都盯着不好的方面的态度,能够使人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心怀感恩是一种思维方式。这并不是说心怀感恩的人就不会感觉到精神上的痛苦,他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些事情。
“这是一种如何看待和评估事物的思维方式。如果人们可以把自己经历的每一个瞬间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当做上天赐予的礼物,心怀感恩,就可以慢慢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知而不行,不如不知。知道了不做还不如不知道,所以想生活幸福就要做出行动,
卓越始于习惯,而一个良好的习惯经研究表明只要一个行为重复坚持到21天以上就可以培养成为习惯,也就是科学家研究的大脑神经的可塑性,在积极心理学里第一份作业就是感恩三件事:每天抽时间写下或记下最少三件值得感恩的事,可以多记几件,多多益善。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这么多好事,大的如找到了恋人,搬了新家,升级做了爸爸妈妈,小到如路边的小花,马路的清洁,晴朗的天气,雨天的浪漫,雪天的银装素裹,孩子的笑脸,爱人的电话等等,对事物人文等都心怀感恩之情,即使是某些坏事我们也可以感恩它给我们带来的警醒,从另一个视角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一直记到21天,也可以把这个习惯融入生活当中一直做下去。可以自己记在本子上,手机里。
我们在清华学习积极心理学期间同学成立了一个群,每天感恩三件事发到群里,直到现在还有的同学一直坚持着每天记录感恩的事。
希望这个改变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如有需要幸福生活的朋友或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咨询我:
松果/心灵花园/果号58217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