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2020-01-18 21:50:20
松果小编
“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这是迄今为止书山字海里看到过的最霸气、最横溢巅峰高手气质的一句话。简单一句话,第一个能总结出这句话的人不但不简单,细思起来骤觉极恐,这得是多么超凡绝伦之人才能有的认知与格局。一个精彩绝妙的魔术戏法,抽丝解密后观众在恍然之余或许感叹原来诀窍远比想象的简单,但是能想到如此设计创造这个魔术的智慧绝对不简单。事后诸葛亮人人都可以做,能做事前诸葛亮的几千年来有几人?
世间很多大事件的发生都是有无数先微预兆信号的,地震前的穴居动物涌出地面、鱼虾大面积跃出水面。事后若是回想不出任何先微征兆,那一定是显现在你看不到的背后、没引起注意的日常细节里。亚马逊森林里的蝴蝶振翅就是万里之外的你看不到的“背后”,飓风仿佛莫名而至;都城街面上悄然多出几十号人,老百姓是没法感觉或注意到这些细微变化的,一旬后最多来句“擦,城头咋就变换大王旗了”。
秋叶落本就是见惯了的平常事,常人往往也是在这种习以为常中后知后觉。可能只有老天爷才知哪一片叶子是第一片自然落下的,能通过自己眼前第一片落叶知悉秋至的人非常人。梧桐栖凤,古时常人家想眼看梧桐叶落景象也没机会啊,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典故不就是在梧桐树下玩耍时偶发的吗。说出这句话的人必是格局之大可以日常胸怀天下之人,不然也不会随口缀以天下秋。巧的是这句话的确是出自一位惊才绝艳的王孙。见微知著的经典典故!袁天罡李淳风掌观山河指算国运自然是见微知著的更玄奇境界,淮南子见桐叶之微而知季节之著才是可以唤起我们共鸣思考学习之范例。很多人看到一片落叶只是落叶,有的人却能透过一片落叶看到整个秋天。
见微的要领是入微,入微的核心培养洞察力,洞察的表是观察,洞察的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运用逻辑正向逆向推理出事件各元素间的关联度,这些元素哪个是因哪个为果还是互为因果。入微的洞察能力相当于把事件进行“庖丁解牛”,然后需要连接自己的脑海数据库,完成认知导出。脑海数据库的大小丰富程度,在于日常学习&经历的积累。举例,如果换成一个外星人第一次到地球遇到了梧桐落叶,假设外星人的星球没有四季之分、没有会落叶的树木,但这个外星人智商很高、逻辑能力再强也不能瞬间推导出“地球秋天到了”这个结论,因为脑海数据库里没有可以对号入座的共鸣点。花些时间后外星人通过询问地球人或百度一下,脑海数据库里新增导入地球秋季会有落叶这个知识点,就通了。入微是一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事情构建认知,若不能知著,则不会预先获得信息差来指导行动的功效。
我比较幸运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了个很睿智综合素养很高的经理,某客户召集供应商开质量会,据说平常难得一见的采购总监会出席,我们先去日常对接的采购员那报到,我看到有个穿客户工作服的人走进会议室,机灵的说要不要趁竞争对手还没进会议室我们提前去混个脸熟。经理很淡定的说那个人不会是采购总监。我问何以见得,经理说要是客户的采购总监到会议室了你觉得我们对口的这个采购还会安坐在办公室座位上吗,那人多半是此次会议涉及的其他客户部门比如质量部或仓库。我说有道理,就算不是采购总监我们去多认识个以前不曾认识的客户,就算没有直接帮助说不定也能有间接帮助呢。经理说这个道理没错,但没搞清楚我们的直接客户(采购)跟这个人是敌是友前,小心适得其反,待会开会了自有机会换名片。现在回头看,职场跟人生类似,也有三岁定八十这样的潜移默化规律,那个场景就是我在职场里对于见微知著的初体验。后来,呵呵,受益无穷并且发扬光大,说青出于蓝有点“不敢坦然,但惶恐受之”。
以前文章讲过每个人都是携带各自的精神世界活在世上的,现实中我们可能是普通人,但是不妨碍我们在精神世界里学习非常人的思维逻辑、按照非常人修炼自我,终会在现实中得到反哺渐次突破瓶颈。人生&职场路上若想走得更远,见微知著应当视为一门必选课而非选修课!愿各位看官,还没入门的凡事多加思考联想、得遇名师,已入门的继续进取共同进步。
纸短技长,一言难透,但相逢是缘,一点借力的分享还是可以有的。可参照中医四字诀自窥门径:望闻问切!“望”即观察洞察,“闻”可理解为各种相关的见闻听闻,“问”会问问题也是种本领(可以试着留言让我看看提问题的水平如何),“切”即把脉调研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