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正确“爱德学”的家庭教育模式,让我们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019-12-29 15:20:57 松果小编
在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这三个层面教育的基础,是具有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初始教育。 不要小看初始教育,这是关系孩子未来的重要教育阶段。就好比一颗大树的种子,我们用什么环境和条件培养这颗种子,这个种子的未来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跟建设一个大厦是一样的,首先要设计好图纸,然后才能开始建设。图纸没做好,大厦是无法建起来的。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孩子在小的时候,对孩子在心性、品格、行为的塑造,就是在设计孩子建立通往未来的图纸。父母心中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人生就是这样:你的内心是什么境界,你外在就是什么世界。但这还不够,若没有中间过程中遵循规律的方法,那么再好的苗子也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种子成长是需要环境条件的,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条件? 对此,笔者认为,教育孩子首先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功夫,那么孩子的通往美好未来的基础就能成为在起点上超人一步的状态。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这三个功夫,就是:爱的教育、德的教育、学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核心,最根本的情感就是爱。但这种爱是一种无私,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利他,是一种至纯至真的情感,是大爱无疆的精神情操。恰恰这种爱,很多父母因为自身格局、智慧、胸怀、境界的原因,并不能真正了解爱的真义。反而把爱的层次,通过自己的过滤,让爱变成了溺爱,宠爱,错爱。正是这种扭曲的爱,让我们的家长,让父母错失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爱的引导和塑造。 很多孩子的父母没有原则,没有方法的对孩子进行溺爱,宠爱,错爱。不知道引导孩子在人性中建立孝敬、礼让的法则规矩,从而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习惯;很多父母不知道让孩子学会慈悲无害的心行,恣意的惯养孩子伤害小动物,从而使得孩子的性格中具有暴虐的倾向,性格上越来越倾向于暴力的行为;还有的父母宠溺孩子浪费粮食,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没有原则的宠溺孩子。这也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知道珍惜的性格,因为从小就能够轻易获得想要的;还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在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总是逃避,以及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不去面对,总是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致使孩子在长大后,总是怯懦。等等等等。各类的问题数不胜数。 溺爱就是对孩子的祸害! 这样的教育方式,就不是教育。这也说明,这样的父母是非常缺乏教育的智慧和教育方法的。父母若不能提升自己,陪孩子一起成长,那么早晚有一天,在父母的知识和智慧不如孩子的时候,父母就会在孩子面前失去权威。孩子就会脱离父母的管束,放任自流,成为一颗家养的野苗。这样的孩子想获得好的人生结果就很难了! 据今日头条上的报道,近年来在小学到中学的受教孩子中,出现诸如校园欺凌事件、老师教育学生,家长来闹的事件、大连13岁男孩杀死10岁小女孩的事件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层出不穷。还有很多的教师对很多的学生不敢管,不敢教育。甚至有学校的教师,因为家长在学生群里面恐吓教师,导致教师辞职的现象。都给我们今天的社会造成了一个教育方面的困惑!----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依笔者认为,教育的根本问题首先在家庭,在于一个家族是否有良好的家风,家训。这点,我们中国的古人就做的非常好。这表现在中国古代就形成的一整套教育体系,包括宗祠,家庙、家风、家训、家谱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家教的内容。 家风是环境,家训是法则,家规是规范,家教是条件。 试看我们中国传承几千年来,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哪一个不是具有完善的家庭教育体系下,传承发展的呢?孔子家族,传承2000多年,家族传承76代,历代都是人才辈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范仲淹家族从宋朝开始,传至今天已经八百多年,历代曾出过80个状元,400个进士;还有钱氏家族,钱氏家族是指吴越国时期的钱镠。他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开国国王,对杭州和江浙一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子孙代代有名人,如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钱大昕,当代政治家和学者钱其琛、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皆是其后裔。类似这些家族中国还有很多,如颜氏家族、朱氏家族、李氏家族、袁氏家族等等。这些家族中的家训,至今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家庭教育财富。 这些家训包括:颜氏家训、朱氏家训、李氏家训、了凡四训等等。这些家训对于家族中的家庭教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深层精神影响,从而也塑造了不同家族的人格特质,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主流和精神引领航向标的作用。这些家族的子孙后代,也因为有良好的家风家训的教育,从而让他们从青少年时期,就建立了全面的德才基础。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反观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出现很多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切的根源都跟家庭中的父母不懂得爱的教育、德行的培养、行为的引导。而这些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家风家训中都是可以找到的。如果我们中国的所有家庭中的父母,都能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以此为鉴,在自己家庭中建立家风家训,用正确的爱去爱孩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的德行,用不断成长,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行为。那么,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能够在走入学校之前,就塑造了良好的人格特质,从而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成功基础。 有才无德,社会之害,有德有才,社会之爱。 不过,若想达到这样的结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家长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成长自己,只有成长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好比一个小孩,在路上遇见一个大石头过不去,那是因为孩子成长的还小,还不足以迈过石头这样的障碍。但是这个孩子一旦长高了,长大了,挡在他前面的石头就能轻松越过。这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就解决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讲,孩子在成长中,我们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只能说明家长自身有短板,有不足,这就需要家长们去通过学习,开启智慧,寻找方法,增长本领才能自然化解。 另外,家长本身的成长也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在家庭教育上,家庭就好比是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家长不好,孩子肯定也不好。所以,家长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起码家长也要想那个方向去努力。这样才能引领孩子向父母所期望的那个方向前进。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成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方法。只要能够把家风家训借鉴过来,通过自身成长,以言教(语言、情感的引导)、身教(身体行为的引导)、境教(境界和境遇乃至环境的引导)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那么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才是完整而系统的。中国家庭的教育才能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这个姓氏的家族才能兴旺发达,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绵延不绝的发展下去。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