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人出生就决定了这辈子,幸福始于“认命”

2019-12-28 13:42:12 松果小编
“乐天知命,故不忧”。——孔子 认命不是认为命就这样了,而是认识到自己的天性,顺应天命。 就好比生物基因测序一样,测出你天赋在于运动,那就不要去学习艺术了。 执着只能带来痛苦,顺应才能创造幸福。 亚里士多德把人一生能够获得的好处归为三类——人的身体、名誉地位及身外之物。 (1)人的自身:这是真正属于个人的东西,包括健康、力量、外貌、道德品性、精神智力和潜在天赋; (2)身外之物: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名誉地位:也就是获取人们对其的看法。 第一项人的自身是大自然确定下来的,而后两项是人为的划分。 对于人生幸福而言,第一项是根本彻底的影响,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直接决定这个人此生的幸福; 因为人的快乐与痛苦首先是人情感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只能发挥间接影响。 同样一个外在事物或者境遇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同,决定于人对事物的看法。 每个人生活的“世界”都不一样 虽然都活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生活的世界”都不一样,决定于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决定如何理解世界,从出生那一刻就因人的天赋个性决定了,身外之物、教育附加以及经历阅历都只是间接作用。 ——例如养花, 在一个爱探寻的、思想丰富的人眼里,花的生长花开花落像宇宙的变幻,这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 而对于一个肤浅、庸俗的头脑,这只不过平凡世界的一幕而已。 ——又如看到悲剧的一幕, 一个天生忧郁之人看到悲剧的一幕,在乐天派眼里只是一场有趣的冲突,而肤浅麻木之人会觉得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 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 思想乐趣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思想能力 人活一辈子,都是在自身的性格里打滚,外界的事物对其帮助不大。 什么样的天性,与万事万物结合,就能结出什么样的现实之果。 有些人无论后天如何进行文化艺术的熏陶,最终还是个俗人;而塞万提斯却在一个简陋的牢房里写下了《堂吉诃德》。 一个人活一辈子都是在他的天赋之内。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环境不断变化,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就好比一连串的变奏,但主体节奏维持不变。 一个人这辈子所能得到的快乐,从一开始就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教育也改变不了根本,只是教给人这个现实世界的某些规则。 而能否领略精神思想的乐趣,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思想能力。 人的幸福,始于“知命”,天赋远比后天重要得多!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