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梗如何过啊,目的论VS 创伤论
2019-12-19 23:16:10
松果小编
朋友子君的心咨室,最近接待了一位大一的女学生——小希,这个孩子有轻度抑郁,一直在抱怨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培养成了这样的性格,都是原生家庭的错。
子君说是的,弗洛伊德创伤论就充分阐述了这一点,原生家庭对个人造成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真的有的伤痛要用尽一生来治疗,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靠一生来治疗,弗罗伊德创伤论就充分阐述了这一点,父母皆祸害。比如北大留学生拉黑父母多年的列子。
但是阿德勒的目的论,恰好又破解了原生家庭
于是商议好后,子君决定让他站自己的角度在父母的角度,利用空椅子技术来让孩子改变认知,空椅子技术就是有两把椅子,让求助者自己摆放好,自己坐一把,另一把代表想要去倾诉的人,他让孩子坐到其中的一把椅子上空椅子上,慢慢引导他,说出自己的委屈,孩子叹口气说到:“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但是你们以爱的名誉,名正言顺伤害我,我不喜欢画画,非得逼着我学画画,让我走上这一行业,我真的每天都在熬日子。你们如此待我,我真的怀疑我不是亲生的。孩子越说越气愤,越说越激动,子君让他慢慢平复情绪。停下一段时间后。
他又重新坐到椅子上,子君引导他回忆妈妈所做的那些事情,妈妈说过的话,孩子慢慢说到:”这天气太冷了,你别回家吃饭了,我天天给你送来,趁着热乎吃,别吃凉了肚子不舒服,妈妈小的时候,没得吃,你姥姥不喜欢女孩子,也不让我上学,妈妈一天学也没上过,就一直在地里干活。
回家后你姥姥和舅舅把菜都吃了,我就吃个馒头头子,喝点凉水,所以我一直怀疑我不是亲生的。到了我生下你来,我就想啊,我要好好爱我的孩子,我让她吃得饱,穿得暖,我要让她努力的学习,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很有知识的人,妈妈也许没文化,有些事情做得不对,但是你还不能为你的将来负责,所以妈妈必须逼你一把让你能为你的将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你是如此的难受,难道妈妈做错了吗?懊恼不已又开始激动。
经过几次角色转换,小希哭着说道,妈妈也是不容易,她的童年是如此凄凉,我还是一直恨他,一直有不好的情绪就发泄给她,只要心情不好,我就抱怨到她的身上,觉得都是她的错,是她让我成为这个样子得,天天沉浸在烦恼中。
小希又说道:‘可怜的妈妈没那个时候要是能上几天学,就是让她学习画画他也很是开心的。“
小希说道:”经过这一番对话,我想起了妈妈的爱,我会努力放下过去的。
于是子君又根据目的论,和她分析了一些道理:”你现在的迷茫,受以前的行为定势影响,他影响你现在一些对待事物的方法,但是同时也受到你对未来的期待所影响,你想有个美好的未来,可是你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所以你就去抱怨过去。“
打个比方如果你现在踌躇满志,对未来很清晰也有具体的计划,而且已经有初步的行动成功了,技能着的计划就要实现了,你还抑郁吗,你是不是很开心啊。”
小希说:’那当然了。“
子君说道:‘那么现在影响你的心情那就是未来,未来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影响了你的心情,所以你只有处理好你对未来的期待,为目的做一些计划,并付诸行动,而且努力将命运的齿轮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还会如此烦恼吗?”
小希说:“不会的。”
子君说:“那想要改变你现在的心境,就要对未来做一些行动,开始努力把。”
小希说:“我会的。”
目的论关注的是目的,是未来,他刚好和弗洛伊德创伤论,持不同想法,其实只要好好把握。二者皆可为我们所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