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激荡法
2019-12-15 19:51:45
松果小编
脑力激荡法是由美国人奥斯本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团体讨论技术。现在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广泛被应用。这种不受任何拘束的讨论形式,可以让成员非常自由的发表意见,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通常参加人数为6~12人,在很短的时间里,为团体提供许多独特的,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一般先有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然后自由发表意见。该法可以使参加者了解别人的意见,扩展自己的思想空间, 培养团体合作精神,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1)使用原则。讨论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不批评,不指责;鼓励自由和创意;人人参与;强调数量;优化整合。
(2)操作条件。脑力激荡法必须有明确的主题,且最好是单一问题。所以开始前必须界定清楚要讨论的题目,以及限定讨论的时间,然后有10~15分钟的暖身活动,让成员之间能够熟悉起来,并了解进行的程序及必须遵守的规则。活动进行过程中,领导者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来促进和提升成员的参与热情和想象力,尽量营造轻松的合作的接纳的团体气氛,鼓励积极参与。当时间接近,领导者要提醒成员。为公平起见,到点所有成员必须停止,每组统计数量先后发表。可以设立一些奖项,如最有创意的,最实用的,最经济的,最可行的,最大种的,最幽默的点子,良性的竞争可以激发成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
(3)实施步骤。确定主题、说明规则、鼓励发言、记录所提出的意见、归并所提出的意见,共同决定评估标准,根据评估标准共同选取最好的意见。
(4)注意事项。参与人员以6-12人为最为恰当;讨论主题必须是开放性的问题,事先提出,其意义为大家所了解,主持者要设法维持热烈的气氛,准备黑板或海报,扼要记录所有提出的意见,避免专家涉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