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幸福的障碍2

2019-12-15 18:24:03 松果小编
福要从化解情绪开始,那应该如何化解情绪呢? 在所有的情绪中,有两个情绪是根源,会由它们开始,生发出各种情绪,让人进入恶性循环 。  这两个情绪是: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 这两个情绪是人天生就会有的。如果父母懂因果,这两个情绪就可以及时被化解掉,但是如果不懂因果,这两个情绪就会在孩子5岁以后被不断放大。 如果你身上有这两个情绪,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来化解。 用一个案例帮大家推一下这个因果。 下面这个小女孩从小被父母惯着长大,溺爱有加。父母总是觉得她还小,处处都宠着让着她,只要是她想要的,不惜任何代价都尽量满足。 家里的事情也不需要她做。父母讲得最多的就是: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其它事情不用你管。 她啥事都不用做,学习成绩还是一塌糊涂。有一次,学校要大考,她却不愿看书想看电视剧。父母刚说了她几句,她居然嫌父母阻挡她看电视,恼羞成怒让父母去死…… 从对错的角度看,孩子是不对的,她怎么能这样对待父母呢? 但从因果的角度看,结论就不一样了,她的情绪哪来的呢? 父母惯出来的! 父母的行为向她传递了一个信息,只要撒泼,父母就会满足她。 从因果的角度上来说,这就是父母在种恶因,种多了,跟孩子的缘分就变成了孽缘。是父母种下的恶因,让她的情绪不断膨胀。 当她用情绪就能控制父母,对抗情绪和畏难情绪就会增长,专注力、学习力和内驱力都会被破坏。慢慢就没有动力再读书了,也没有动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她还那么小,能力没有,脾气还大,她后面怎么办呢? 这就是因果的力量,父母的纵容是因,情绪是因,智商降低是果,学业很差是果,恋爱和婚姻中的冲突是果,事业做得差是果。 这些恶因是持续在种的,恶果也会越来越大,进入恶性循环里。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生活都过得不幸福了吗。因果所致,种了因就有果,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 6 有些人也会问,现在控制不了情绪的人非常多。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溺爱孩子啊? 溺爱仅仅是造成情绪大的一个因,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本身,会不断种恶因。 比如,讲道理是最没用的教育方式,就是在种恶因。 难道孩子不知道赌博不好吗?难道不知道不该骂父母吗?难道不知道考试需要准备吗? 道理对又怎么样?控制大脑的又不是道理。讲道理只会引发孩子更大的情绪,尤其是对抗情绪。   很多妈妈不懂因果,往往不会从因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会从果的角度解决问题,这又是在种恶因。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就上补习班。补习班再把学校教了五天的知识,用两个小时再讲一遍。 在学校学五天都没学好,上两个小时补习班就能学好吗? 这只会让他认为学习是很苦的事情,导致他更厌学,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八个补习班,孩子的成绩还是断崖式的下滑。 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只会引发孩子的畏难情绪,孩子的学习力,专注力和内驱就慢慢都毁了。 这些东西才是让他过得好一生的基本动力。现在给他全毁了,这些恶因,只会让孩子跟你的关系是孽缘。 如果你从“因”的角度上解决问题,问题处理就简单多了。 比如,妈妈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去找成绩好的根源是什么?只在因上努力,妈妈也很省事,效果反而会很好。 成绩好的因是什么呢? 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少,有信心,专注力强,有学习力,有内驱力。 这些因具体怎么种呢? 明理、转念、断恶、重新种因。 7 第一步,让自己明理,也让孩子明理。 你首先要让他理解情绪对大脑的破坏性,理解情绪的危害。这就是在帮他明理,做这一步时,不要说废话,简单说清楚三个点就够了。 1、人生要有实力。人没有实力,把话说得再好听,该被欺负时还是会被欺负,情绪是你累积实力的最大障碍。 2、情绪就是荷尔蒙的过度分泌,它会让脑神经元慢慢萎缩,导致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下降,会让你变傻。 3、情绪会破坏你跟其他同学的关系,让别人讨厌你。你观察一下同学就会发现,那些情绪大的同学,大家都不爱跟他玩。 做这一步时,妈妈的语言要干净,不要啰嗦。啰嗦就是一个恶因,只会激发对抗情绪。不管是跟孩子啰嗦还是跟老公啰嗦,果都是一样的。  然后随时觉知自己的情绪,做到转念。当自己情绪不好时,就想想,你的情绪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为了他也要让自己情绪稳定。 孩子就是来修炼父母情绪的贵人。 第二步叫做断恶,妈妈千万不要让孩子用情绪得到好处。 如果孩子撒泼打滚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他就会把情绪当成宝贝,不断滋生自己的情绪。 反过来说,如果他使用情绪得不到任何好处,他的情绪就会小很多。 我儿子叫谢小歪,现在刚满一岁。他从出生起我就告诉他情绪是没有用的,哭是没有用的。 他也会尝试用哭来控制我们。我就会坐在他旁边,面带微笑的等他哭够。 现在他就只爱笑,不爱哭。他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哭是没有用的。现在他是小区走路最好的孩子,但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也没有给他买过任何辅助工具。 他学走路时也会摔倒,但我们从来都不会干涉。头摔出包了,也就哭20多秒,就继续去玩了。 带他的阿姨也会跟小区里其他阿姨交流。很多孩子的父母带得都很操心,孩子吃饭也费劲,睡觉也费劲,还经常生病。谢小歪根本不需要我们操心。 断恶很重要,千要让孩子在情绪中得到好处,孩子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 第三步,重新种因。 跟学习相关的因,有信心、专注力、学习力和内驱力。 在这里我要特别分享关于专注力的知识。因为专注力是化解情绪的法宝,培养专注力可以有效的化解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 它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读书阶段没有专注力,成绩就很差;成年之后没有专注力,挣钱能力就很差。 很多人知道自己专注力差,也想要改变,但怎么努力效果都不好,最后就慢慢放弃了。 这是因为不理解专注力的原理,所以训练不得其法。训练专注力是要分阶段,讲方法的。 专注力训练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训练控制手脚的能力, 第二步是训练控制心念的能力, 第三步是训练控制心的能力。 训练专注力的第一步是训练控制手脚的能力,控制不住手脚的人会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1、身上缺少精气神,全身都在抖,站着想坐着,坐着想躺着。 2、做事习惯拖,经常是把事情习惯性的拖到最后一刻,又急着赶工敷衍了事,拖延症就是这么来的,继续发展下去就是抑郁症。 3、跟父母对抗得特别厉害,脾气大,特别多歪理。父母说一句,他后面有十句在等着。成年后跟谁都抬杠,喜欢把话拧着说。 训练专注力首先就是要控制手脚,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正形才能正心。 这一步的重点是要训练“定”得住。 训练方法参考部队就行,站军姿,折被子,吃饭,收拾房间都可以成为训练科目。 成年人可以训练自己打坐、呼吸、打扫卫生,做饭都可以。把觉知放到手脚上,去控制自己,每天练一个小时,效果就会非常好。 我在《财富战略》中专门写了一章,是关于如何用钱,里面分享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训练专注力的法门。 8 第二步是训练是要能提升心念速度。 很多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就是因为心念速度太慢,老师讲了50个信息,他可能听到5个就走神了。 不是他想走神,而是小时候被破坏了专注力,所以他的心念速度跟不上,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他一节课走神20分钟,1000节课就走神了20000分钟,一学期下来,成绩就跟其他同学的差距很大了。 很多家长知道孩子上课走神,就威胁孩子,或者跟孩子讲大道理,根本就没用。心念速度跟肌肉一样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讲道理讲出来的。 训练心念速度的关键在于“快”,做什么事情都要强调效率。 一是不要在乎犯错,学任何东西要先鼓励速度。 犯错实际上是个能力问题,能力强了错误会自动消失。孩子刚开始做事情肯定会犯很多错,而且容易反复犯错。很多家长就开始批评,情绪不好的就开始骂。 孩子就会害怕,那种紧张感会让他心生恐惧。一旦情绪上来了,他的大脑会死机,速度反而越来越慢。家长越骂越凶,最后就成了恶性循环。所以你不需要害怕犯错,你只需要快,能力越强错误会越少,你会越学越轻松”。 当学生犯同样的错误时,绝对不会吼他们,也不会不耐烦。孩子对于情绪是非常敏专注力训练的第三层是训练用心的能力,这个部分非常重要,是后面会谈的重点内容,在这里先略过。 培养专注力的方法就分享到这里。专注力是化解情绪最重要的方式,也是一个人学业,事业,爱情的根基。人不要让自己处于空闲状态,会让情绪爆棚,人闲恨事多,是非也多。 万事从因上去解,不在果上努力,有因就有果。因不变,果根本不会变。 很多家长也学了很多教育理论,孩子还是教不好。因为孩子的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都很大,专注力又很弱,学的那些方法怎么可能有用呢? 很多家长最后解决不了问题,又回到责骂和讨好的老路上,继续用情绪来相互对抗,相互控制,相互折磨,走进一个新的恶性循环。 何苦来的!!! 9 本章后半部分强调了要在因上解决问题,做到明理,转念,断恶,重新种因。你不断种下专注力的因,情绪化解就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最后,帮大家总结一下本章的重点: 1、情绪会破坏大脑发育,破坏关系,情绪大的人是不会有幸福感的。 2、不再要去争对错,要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自然就会去证明别人是错的。这只会带来对立,带来争吵,破坏幸福感; 3、情绪成本是家庭最大的成本,滋生孩子的情绪,尤其是畏难情绪和对抗情绪,会让孩子变成白眼狼。 4、有了想化解情绪的念头,就要开始着手培育专注力。专注力会帮你化解情绪。不要让自己在一个想东想西的状态,人闲恨事多。 下一章,我们谈谈家庭幸福的另一个关键,好女人是家庭最珍贵的宝贝。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