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对于犯错误的孩子进行打骂吗?
2019-12-06 10:39:08
松果小编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怒不可遏。用打骂的方式惩罚孩子。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下次再也不敢犯同样的错误了。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进行打骂,父母这样做对吗?
🔷我们先一起来分析一下。
🔵第一、打骂会抵消孩子的内疚感。
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本身是有内疚感的。而父母对孩子进行打骂,却抵消了他的内疚感。他觉得,这样的话我们就扯平了。没有了内疚感,孩子就不会把注意力转向自身,去思考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这样就失去了自我反省的机会。
🔵第二、打骂挫伤了孩子勇气。
一味的用打骂的方式去惩罚犯错误的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冒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墨守成规,变得胆小保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孩子一犯错误就要遭受打骂的惩罚,他们会觉得是我不好,会去否定自己这个人,而不是去思考是这件事办错了。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最终会回到孩子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上来。试想一下,一个总是打压自己,否定自己的人如何能够勇敢地在生活中工作中展现自己呢?因此,也会局限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打骂疏远了亲子感情。
如果因为打骂的方式让孩子产生了耻辱感,孩子会怨恨父母,会跟父母心理的距离疏远。以后,做什么事情都可能会瞒着父母,这样父母就失去了很多的知情权。当然也就失去了对孩子有效的监管。孩子毕竟是孩子,认知水平还有一些局限性,不能够很好的识别是非对错,再加上父母缺乏监管,很可能会因此酿成大祸。到时候,就不是父母打骂能解决的了了。
🔵第四、打骂让孩子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父母简单粗暴地用打骂来应对孩子犯错的问题,孩子无形中会认为,人是不能够犯错的,别人如果犯了错,我也可以像父母一样去“教训”他,以至于他在自己的人际关系遇到问题时,会简单地归咎于他人,或者学习父母,以暴力的方式应对。或者把对方投射成严厉的父母,不敢去面对人际冲突。这两种,无论哪一种对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而他又很难在这个困境里有所突破,因为,过往的经验中并没有更好的方法教给他。
🔵第五、打骂产生的不良后果会延续到下一代。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为成年人,会结婚,会拥有自己的孩子。那么在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上,也可能会受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要么像父母对待他一样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要么,出于补尝心理过渡溺爱自己的孩子,就像他小时候希望父母这样溺爱他一样。导致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够得到正确的教育。
🔷说了这么多,我们作为家长到底该如何面对犯错误的孩子呢?
🔵首先,对孩子要有合理期待,没有一个人是不犯错误就能长大的。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犯错误,不见得都是故意的。可能他真的不清楚,至少在他目前的认知领域里,他不清楚怎样做才是最合适,最正确的。而父母都是过来人,他们往往用自己当前的认知框架去权衡孩子做事情的是非对错。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毕竟我们是有几十年人生经验的人,何况我们作为大人也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呢。
🔵其次、要理智的对待孩子的错误,孩子犯错误,有些是因为认知局限性,无意而为。这时候,作为家长,要借机会跟孩子冷静地探讨,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帮助孩子去思考,如何做更合适。从而拓宽孩子的认知领域,发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让孩子学会从做人做事上多维度思考问题。增强孩子的是非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也有一些时候,孩子是故意犯错误的。这时候,父母肯定会很恼火,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立刻把怒火转移到孩子身上。要知道,情绪是非常复杂的,这里面可能会夹杂着自己工作生活中没有消化掉的情绪。直接把这些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是不是也不合适呢?在冷静下来后,父母也要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故意犯错误,孩子是想用这样的方式给父母传递什么信息?什么情绪?为什么孩子不能够和自己正常的交流表达情感情绪需求,而是以这样的方式去表达呢?如果意识到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也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跟孩子探讨以后的合作方式。是啊,父母和孩子说到底不就是一场合作关系吗?如何能够实现合作共赢,而不是把责任一味地推给孩子,这个问题,父母要更多的去观察,去反思。
🔷在这里,引用龙应台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愿天下父母都能够珍惜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寄语:亲爱的来访者,无论过去的你经历过什么,无论现在的你正经历着什么,请相信生命的美好都会从你我的相遇开始,我是你们的瑜蔓老师,我在这里,你在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