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的拖延症
2019-11-25 16:40:24
松果小编
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都喜欢拖延,想必每个家长都明白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善,我认为孩子的拖延症,越早改善对孩子越好。那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拖延症呢?
改变环境。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刚刚接触世界,对世界有很多的好奇。他们的好奇心太重,对于家长来说,千万要在家给孩子准备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孩子配备书桌、椅子,让孩子处于学习的环境状态中。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去打扰,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打扰孩子。一些家长美其名曰是监督孩子做作业,其实自己在一边玩手机,这样极其不好。学习的时候尽量远离电子产品,学校用什么学习工具,家里也用什么样的学习工具。
改变计时方式。有些家长为了改变孩子拖延症的状态,可能会用一些计时方式来督促孩子提升效率。但是这种方式不一定就好,对有拖延症情况的孩子,切记不要规划到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拖延症孩子之所以拖延,就是因为想要逃避这些事,越精细的时间规划,孩子会越紧张。改变计时的方式,不要太零碎,也不要太笼统。比如:晚上6.30-7.00背诵课文,7.00-7.15休息,这种计时方式太过精细,容易给孩子紧张感。这种方式太笼统,孩子没有目的性,就会拖延。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请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改善孩子的拖延症,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绝对严格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玩勺子、玩筷子、甚至随意扒拉饭菜,在这些不良行为发生时要给孩子提个醒。当孩子抗拒某件事情的时候要提供奖励。比如有的孩子非常不想练毛笔字,就一直拖着不愿意去练。作为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用提供奖励的方式去给孩子一些动力。只要孩子按时去做了,练毛笔字结果并不重要,因为以后可以慢慢指导。而如果因为过于苛求结果而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从而导致拖延,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就太麻烦了。
很多时候的家长都对孩子有各种要求,而非真正尊重孩子。和孩子比耐心,比修行功夫,更比调整状态的速度。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孩子,更不能行驶所谓的父母权威管制。从小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比成绩更加重要,培养孩子喜欢学习比成绩更加重要。正念觉知,去觉察每次和孩子的互动,是否相互尊重的频率中交流。
拖延症一旦形成,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深远影响,发现了这种问题就要极时纠正。不要听之任之,也不要过分严厉,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帮到自己的孩子克服拖延症,养成好的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