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观心灵捕手GOODWILLHUNTING有感

2019-11-21 18:31:16 松果小编
个人认为此片中的心理疗法是合理情绪疗法:-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人能自救,通过改变认知来使之行为得以改变! 我们先来看看影片对Will威尔的人格设定 -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求而不得的内心城堡以及天赋支撑起的反抗能力 威尔天赋禀异,童年时4次被送人寄养,其中3次被严重虐待,幼年的意愿一直得不到现实的反应,持续的伤害使他产生了自己糟糕至极,不值得被帮助的认知,天赋一直是被用来结束或者疏远关系时的工具。无价值感导致了WILL的自责自卑自弃,并建立了人类本身无理性,残忍与冷漠的过分概括化认知,所以焦躁易怒,有问题就挥拳解决。在后来的恋爱关系里,自喻为可有可无的玩具,对亲密关系的随时放弃,并认为如对方所想。 残酷和动荡不安的童年经历留给WILL唯一的温暖是底层的朋友们,而保持平庸则是他认为换取到这份亲密关系-友谊的关键,让他获得真实存在的价值感,所以他甘愿放逐自己天赋,害怕改变,以帮助之名也不行。这导致Dr.SeanMaguire之前的医生均被WILL摆平,而西恩和威尔开始的治疗诊断阶段也不顺利。 影片通过8次会谈来展现了对Will的四个治疗阶段 1.    心理诊断(psychodiagnosis)阶段 当威尔再次玩逼走以前医生的把戏时,西恩真实的愤怒和后来湖边的道歉让他看到真诚和善意, 西恩说,“看到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的是一个被吓傻的狂妄孩子。”;“不要以为,我了解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威尔第一次发现,曾经有效的手段不再起作用,与书本的关系在对比现实时并不那么可靠,而真诚地袒露心声,表达情感(自我暴露)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 沉默的会诊时间给了威尔足够的尊重,让他明白自己才是是否袒露心声的决定者。 2.    领悟(insight)阶段 在医生打盹的时候,威尔开始了自我表达,这里可以看到威尔小小的恶作剧心态。自卑的消极情绪和过强的自我防御仍然贯穿于威尔的谈话中。西恩用与妻子的往事让威尔去明白,心理咨询师只是辅助作用,真正起作用的,能发生改变的,只能是来访者自己。 3.    修通(workingthrough)阶段 这里大量的运用了面质和产婆式技巧让威尔意识到自身的矛盾。 “我愿意真诚地去面对你,但你是否做好了真诚面对我的准备?”-西恩 “现在她很完美,我不想破坏。”-威尔(背后隐含不能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自卑) “或许是你认为自己完美,你不想破坏……这是极好的哲学,可以一辈子不认识人。”-西恩 “一次,他被太太的屁惊醒了,接着,他家的狗叫了起来,最后,太太自己也被弄醒了,问他,是不是你在放屁,西恩说是。”-西恩 “你并不完美,孩子,让我直说吧:你遇到的这个姑娘,她同样不完美。但问题在于你们对于彼此是否是完美的。”-西恩 “真正的失去只有在你热爱一件事情超过你自己的时候,才可能出现。”-西恩 第七次对话时,威尔心底的秘密被揭开。西恩终于走进了城堡大门,他看到了那个满眼恐慌,并无能力反抗的少年。他将威尔拥在怀中,反复说着一句话:“这不是你的错。当说到“第十遍”的时候,威尔的情绪突然爆发,他停不住的哭,停不住的道歉,将压抑的情感第一次表现出来。 4.    再教育(reeducation)阶段–咨询结束 最后一次谈话,影片并没给威尔安排一个以郎博教授为代表的社会成功结局,挖掘自己百分之百的潜力,找一份成功的工作。郎博教授想要做的和他的父亲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一个是施加在了威尔的肉体上,另一个施加在了他的才能之上。而是站在心理伦理准则的角度,由威尔最终决定了自己的未来,寻找亲密关系,在关系中重塑自我,找到生存的价值。 心灵捕手非常棒给,整部影片从伦理入手,用西恩这个心里同样有座堡垒的心理咨询师体现了善行、责任、尊重、公正和诚信的心理咨询守则,用真实可信的治疗过程来展现了威尔是如何在认知过程中产生内驱的变化。与美丽心灵相比,我更喜欢这部影片温情脉脉的环境设置,尽管现实中并非如此,它展现了一个对求助者,对帮助者的理想环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