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 咒

2020-03-18 17:07:39 松果小编
大家都知道的神话。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种变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按理说一座山是压不住他的,可是,观世音菩萨在山顶上放了一道符咒,他就乖乖地在山底下呆了五百年。 这不是瞎扯。其实你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诅咒,或者,你正在为你的亲人施加这种符咒。 我有一个朋友,她有一份相对不错的工作,家庭也和谐幸福,可是,心里却总有莫名的烦躁。于是,她业余学习会计学知识,并报考了注册会计师资格,打算以此来打发精力。凡事不做则已,做就要做好。她报名参加了学习班,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不料,随着考试期限的临近,她的情绪却越来越焦虑起来,以至于整夜失眠、烦躁,有时候还控制不住对家人发脾气。当她学习的时候,有强烈的愧疚感,觉得对不起丈夫、母亲和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妻子、女儿和母亲的义务,不能给他们应有的陪伴;而停下来陪伴家人的时候,心里又觉得十分不安,认为自己是在浪费时间,就这样反复的煎熬。之前,她还曾报考过税务师资格,也是这样无功而返。无奈之中,她找我问计。我先教会她一些简单的放松身心的方法,缓解了焦虑情绪,但这只是治标,并不能治本。接下来,我引导他讲述自己从小的经历。 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学习上中等。按理说,父母是应该知足的。可是,她偏偏有一个学霸邻居,结果是每次考试发榜,母亲都会拿他的成绩跟邻家小孩对比,揶揄她“不是学习的材料”。她不服气,努力学习想证明自己,可是,明明自己平时学的挺好,可一到考试就总是出错。她说,回想起这些的时候,她的脑海里仍能浮现当初母亲“鄙夷的眼神”。 好了,问题找到了。我的可怜的朋友,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母亲的“鄙夷”中,那句“你就不是学习的材料”,就像一道无形的符咒,禁锢着她的心灵。她拼命地想挣脱这个符咒,于是报考各种资格,想通过考试证明自己。可是,她不知道,她的潜意识早已经认同了母亲的评价:“我不是学习的材料”。她看书的时候不能集中精力,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差错,因为潜意识不允许她打破这种认同。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干预,这种矛盾的心理将伴随她的一生。 我在很多场合经常听到过一些自以为是的家长谈论自己的孩子:“他脑瓜儿够用,就是马虎!”“他干啥也不认真”,“这孩子太笨,啥也学不会”,“他没有实话,就爱撒谎”。。。。。。我不知道这些家长在掩饰什么,或者是想推卸什么,我只知道,他们的每次不经意的评价,都可能成为压在孩子心灵上的一道符咒,孩子最终将成为他们认定的样子。如果孩子运气不够好,无缘遇见将他导入正途的“三藏法师”,他将终身被压在父母咒语的五行山下。 这样的符咒也可能是你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我不行!”“我记忆力太差,什么也记不住”,“我不如别人”。。。。。。当这些成了你内在的信念,你就真的成了那个画地为牢的可怜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