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辈子的幸福吗?

2019-03-07 09:28:56 松果小编
我们这代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父母以为, 只有结婚,我们才能在他们离去的日子里,有所依靠。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解决孤独终老的恐惧而结婚,所面临的痛苦比孤独终老大 N 倍。 余秀华,中国农村脑瘫女诗人。 2015 年,她与丈夫离婚,网上一片叫好。 19 岁那年,她还不知道婚姻是什么。 她生活的农村,20 岁之后的女孩身边经常被这样的劝告包围:该给自己找个归宿了。 在母亲的撮合下,她嫁给了那个比自己大 12 岁的尹世平。 事实上,余秀华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连基本的尊重和理解都做不到。 有一年,丈夫在荆门打工,春节到了,老板拖欠他 800 块工资,丈夫拉着她一起去讨薪。 在工厂门口,丈夫让余秀华拦老板的车,理由是:你是残疾人,他不敢撞你。 余秀华问:“如果真撞上怎么办?”丈夫不说话。在他眼里,自己的生命就只值 800 块,不如一头猪。 俩人一直分房住,因为只要在一个房间,必定吵架。“他看我老在电脑前写诗就不顺眼,我看他在那儿也不顺眼”。 婚后第 2 年,余秀华就想过离婚,但遭到父母反对:“当时父母不同意,担心我老来无伴”。 余秀华非常不解,她觉得,孤独终老在婚姻里并不能成为理由。 这段婚姻一直持续了 20 年, 离婚的念头却在她的脑海里徘徊了 19 年。 太痛苦。 余秀华说:“这个婚姻,它真的太伤人了”。 父母常劝我们:“你终归要有自己的归宿”。 但,对于我们而言, 真正的归宿是不存在的。 正如余秀华所说, “这么大一个地球,我们都只是一个过客, 怎么能指望和自己同一物种的生物能成为自己的归宿呢? 那些一出生就想嫁一个好男人的女人是可悲的,她来不及完善自己的生命结构,就已经取消了让自己的生命丰盈起来的可能性”。 作为子女,我能理解父母的催婚, 但同时,也想让父母知道, 真正决定是否要结婚的因素, 不是孤独终老,老无所依的恐惧, 而是我真的遇到一个可以一起创造幸福的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