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期精神依恋证
2019-02-24 17:20:36
松果小编
“断奶期精神依恋症”顾名思义就是恋母情结,这个恋母情结多发生在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离婚,父亲离世或父亲常年在外出差工作,母子俩相依为命,母子之间互为生活中唯一最亲近的人。绝大多数男孩会在正常的家庭和社会氛围里自然的完成这段非常历程,可是在这些家庭中,由于环境不良和教育失当,孩子就有可能无法克服“断奶期精神依恋症”,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再加上青春期意识的萌动,将导致孩子产生畸形心理和异常社会行为,甚至有可能步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最近一段时间,接受了很多关于乱伦的个案,有母子乱伦,有父女乱伦,最多的是儿子咨询。接受的咨询中,很少有希望通过求助从此摆脱乱伦的,他们咨询得目的往往只是想倾诉,取得一些心理平衡而已,此时的他们既有乱伦的自卑感,又觉得已经发生就是不可逆转的,“一次乱伦是乱伦,多次乱伦也是乱伦”,并没有摆脱主观愿望。
但生活在社会,总免不了要和人交往的。这就有可能会因为母子间的一些不经意的只有恋人才会做出的过度亲密举动而引起旁人的猜疑。他们也会容易自卑而变得疑神疑鬼,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难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一个中年儿子的倾诉让人觉得怜悯、为他哀伤:文革期间,父亲受迫害致死,母子间相依为命,共同渡过了这一最艰难岁月,但同时也发展为母子乱伦关系。为了维持母子间的乱伦关系,他不惜与妻子离婚,儿子也随妻子远走它乡。当自认为即使将来要下地狱也绝不后悔的他,听到母亲临终的一句“我害怕去见你父亲”后,从此神不守舍,哀伤非常。到最后他变卖家财,全数捐给了一个敬老院,然后自我放逐到一个偏远乡村做教师,希望能够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由于乱伦行为的社会不容性,决定了乱伦行为的隐蔽性。所以,乱伦行为的发生率究竟有多少,行为者的行为、心理演变过程究竟如何仍然是未知数。这里作的母子乱伦部分个案行为、心理分析是很肤浅的,也未必有代表性,只能表明有部分个案经历了这样的发展、演变阶段。
通过一些个案,我们可以发现要杜绝乱伦行为的发生,成年的一方(母亲)起关健作用。其中最关健的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儿子身份的双重性:除了他是母亲的儿子之外,他还是一个男人。
母亲只要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在他开始进入青春前期就要在母子关系上作出调整,把他作为一个男子看待,不在儿子面前暴露身体敏感部位,不作过度亲密的接触,不去刺激、强化孩子的“恋母情结”。同时,要多让孩子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孩子多接触同龄朋友。这样,孩子就容易顺利度过“危险的青春期”。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举动和过度亲近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坚决地制止,让这种朦胧的冲动及时扼杀于萌芽状态。并帮助、鼓励他和外界接触,帮助他早日走上正常的成长之路。
家庭婚姻的危机,夫妻性生活的不和谐,亲子教育的缺陷,恋父恋母的情节,性观念的开放等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乱伦行为的发生。了解乱伦行为的产生因素和演变过程及其心理情结,对预防避免和处理这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还有就是即便夫妻两人过不下去了要离婚,建议女儿跟妈妈男孩跟父亲长期生活会比较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