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秘笈:别让烦恼积压,时时洗涤心灵
2019-02-23 16:23:24
松果小编
1
别让烦恼发酵
现在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疾病由此而生。诸多实事证明,若内心的苦闷和烦恼长期郁积在心头,就会成为沉重的精神负担,这种压力将有损人的身心健康。
英国权威心理医学家柯利切尔认为:积贮的烦闷忧郁就像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埋伏在心间,一旦触发就会酿成大祸。若及时加以倾诉和宣泄,便可少生病、保健康。
所谓将压抑“说”出体外,指的就是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尤其是愤怒和哀伤,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这是一种感情的排遣,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术。
《黄帝内经》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诱发病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体内长期积压。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心理负担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反之,如果有人真诚而又耐心地听其倾诉,就会有一吐为快、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这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可以使内心的感情和外界刺激取得平衡,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心理呕吐“。
2
找对倾听者
心理专家指出,倾诉是缓解压抑情绪、释放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防治疾病、尤其是防治心血管病和肿瘤的良药。善于倾诉的人,心理往往更健康。
但是,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倾诉给别人。在他们看来,向别人诉苦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有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嘲笑;如果对方对他所倾诉的内容不感兴趣、不关心、不理解,想获得心理安慰的希望就会落空,不但原来的问题没能得到解决,还会徒增新的苦恼。他们担心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会不安全,说不定有一天倾听者会把自己的事情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公之于众。
小微和老公吵架,继而冷战,面临离婚,内心很痛苦。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她喝多了,向一个朋友提起这件事。没想到,那个朋友竟然指责她在婚姻里有诸多不对之处。这让小微非常伤心,她从此再也不敢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她陷入深深入的自责、自怜当中无法自拔,以至于患上抑郁症。
小微的倾诉不仅没能起到缓解伤痛的作用,反而让她更加苦恼,其重要原因就在她没有选择好倾诉对象。虽然这位朋友与小微关系很好,出发点也是为小微好,但她说话不讲方式,不会共情。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好的倾诉对象。
如果选对了倾诉对象,结果会完全不同。合适的倾诉对象要能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此人必须是值得你信赖的,能够为你保密,不会为你做“义务宣传“。
第二,此人对你的倾诉可以不作任何评价,仅仅为你提供一个包容的环境,做一个宽容的听众。TA会认真地听你说话,不论你说出怎样的想法,TA都认为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这会让你有一种安全感,促使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说不定还会引起你自己的思考,有利于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第三,此人会给你一些真诚的鼓励,比如:“没事的,有我在呢!“、”不要怕,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别难过,困难会很会过去的。”、“再坚持一下,也许过了今天就会好些了。”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在倾诉者的心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第四,此人也可以帮你分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让你换一个新角度来看自己痛苦的经历,并提供一些积极的观点,进而和你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你的情绪就能得到有效的调节,你也会从中得到成长和超越。
第五,最有效又安全的倾诉对象是心理咨询师,其职业道德要求为咨询者保密。而且,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师是与你的生活圈完全没有重合的人,不会泄露你的隐私。此外,心理咨询师还能运用专业技术帮助你宣泄情绪并给予你有效的指导。
3
别成“祥林嫂”
当你人生失意、心绪不好时,找倾听固然必要,选择合适的倾听者更重要。但是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时机,切实不可只顾自己的需要,不顾对方的感受。
如果你是找朋友倾诉,最好先问一声:“最近很烦,想和你聊聊天,你有空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再说不迟。最好不要在会有熟人出现的地方交谈,交谈前最好能消除一切可能会引起干扰的因素,哪怕是一只听不懂话的小猫小狗也要排除在外。总之,要保证谈话的安静、稳密,以保证双方能在交谈过程中专注在这件事情上。
在倾诉完毕之后,你还要记得向对方表达谢意,毕竟你占用了别人的时间,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另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提示:千万别把自己变成“祥林嫂“。绝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廉价地贩卖给每一个人,或者毫无节制地向一个朋友倾诉,否则你会遭到“祥林嫂“一样的命运-----旁人的麻木、鄙夷和敬而远之。
2
用泪水洗涤心灵
最好的宣泄方式是能够在一个安全、保密、有支持感的环境里痛快地哭一场,参加过心理剧的人都感受到了哭过之后的那份释然和欢快。
人在痛苦时能哭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如果强忍着不哭,会造成身心健康的损害,促成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恶化,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所以,自然地哭出来,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哭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适当地哭泣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积压己久的压力或悲伤,对人的心理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忍着不哭有害于人体健康。长期不哭的人,患病率要比常哭的人高一倍。男性胃溃疡和精神分裂患者大都是强忍着不哭的人。如果他们该哭就哭,很可能到会避免患上这些病。
泪液不但能保护我们的眼睛,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身心。除了以上所说缓解压力与病痛以外,哭泣还可以养护脾肺、改善容貌。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例:突出其来的巨大悲痛,令人难以排解。痛哭一场之后,便会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人在哭泣之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因此哭后感觉比哭前好许多。
当然,凡事要有度。一个人若整天像林黛玉那样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就会扰乱人体的生理功能,损害身体健康。因此,只要在需要时,痛快地哭出来!但是,请不要忘记:哭过之后,还要轻松上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