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一个电台的导播邀请我参加广播电台晚间的一档心理谈话类节目——《走进直播间》。能与心目中大神级的心理师,吴涛老师一起直播,在小兴奋过后,也瞬间焦虑了,作为一个刚入门不久的心理学菜鸟,我能聊些什么,会不会被问住?会不会讲错?毕竟是直播无法重来,这或许就是知识匮乏的焦虑吧!我们通常所说的焦虑,心理学给的定义是:对未来不可知的恐惧。人之所以会焦虑,也来源于人类进化所赋予的战斗或者逃跑的基因本能。因为只有时刻保持警惕状态,才能生存,才会有安全感。 这几年,明显感觉到身边的人比从前更焦虑了,包括我自己。 无论是财富上的,还是育儿上的,知识上的又或者是其他莫名的焦虑。 焦虑感虽然不能算一种明确的病,但确实真真切切地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很多父母都有育儿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焦虑。 有些父母,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 等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是否懂礼貌? 孩子有礼貌了,又焦虑孩子学习跟不跟得上? 孩子学习能跟上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表现好不好,老师喜不喜欢? ······ 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还有对资讯知识的焦虑,尤其是在互联网传媒和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今天,碎片化知识的传播,前所未有的侵入到大众的生活中,让大家越来越体验到了资讯知识更新的焦虑,现在的人基本都是“机不离身”,“机不离手”,甚至还有一个专属词汇“低头族”。大家有没有感觉,有可能还有这样的情况,上厕所的时候刚脱完裤子发觉没带手机,于是又穿好裤子出来找出手机才能心安的上厕所。‘’上厕所,就算忘了带手纸也不能忘了带手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还有,现在有很多朋友说自己晚上老是失眠,睡不着觉,开始焦虑了......在这里我要告诉因为焦虑而睡不着觉的朋友们,你这是焦虑吗?你确定不是在玩手机吗? 为什么你晚上焦虑睡不着觉?因为你的手机还有电。为什么你一宿又一宿的睡不着觉?因为你把充电器插床边上了! 我们拿着手机就如同提着一个袋子往前走的人一样,一路在不停地捡别人嚼过后引起你感兴趣的东西。当遇到了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时,发觉袋子已经装满了,于是可能会更焦虑了......在接收零碎资讯知识的时候,就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内心总怕被时代所抛弃。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曾几何时,这句鸡汤名言已经植入人心,加上互联网传媒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掌握最新资讯知识的焦虑,沟通便捷性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情感链接缺乏的焦虑等等 这种‘’集体无意识‘’导致我们一直在追赶时代的步伐,我们很少会停下来,或者慢下脚步来关注‘’此时此刻‘’自己真实的需求,最初的梦想以及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结构以及清晰的定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25岁年薪50万,但我决定辞职离开》里面提到‘’大多数的工作,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只有适合或者不适合,你选择辞职离开本质上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公司或他人对你的认知‘’ 这个年轻人,让我由衷的钦佩,钦佩的不是年轻时就能挣到多少钱,而是如此年轻就懂得停下脚步,来重新关注自己,审视自己,尊重自己,让自己重新走回适合自己的道路。其实人生大部分的焦虑都是因为我们自己无法和自己的内心好好相处,所以就会通过缺钱,缺爱,缺安全感等外化的焦虑形式表达出来。 其实,所有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没有统一的模板,你要做的就是多一点关照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生活节奏的的,然后成为你自己。“焦虑感”或许就会慢慢淡化。 焦虑感既然来自人类进化基因的本能,那‘’焦虑‘’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呢?关键在于度——焦虑所带来的压力程度往往与工作效能成倒U型关系。也就是说,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合适的。 《反焦虑思维》这本书给出了我们八种降低焦虑感的方法: 第一,转移注意力改变精神状态。 比如,改变现在关注的对象或者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姿势,又或者可以想象关注你的身体的具体部位的变化。例如,想象你的血经过你的手臂到达你的双手,慢慢的越来越热,越来越热。关注的对象转移了,焦虑感也会慢慢降低下来。 第二,可以让大脑开会儿小差,恢复活力也叫心智游移。 比如,请你现在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的吐出来,然后闭上你的眼睛,想象一下,曾经让你感觉良好的时刻,或者想象一下,让你感觉愉悦的景色,你可以尽情的去想象体会这种美好的感觉,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了片刻的放松,你可以让你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原先正在做的事情上。 除了这种想象,还可以尝试一下冥想,就是充分的关注当下。还有另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打哈欠,。在没有人的时候,你可以尽情的打哈欠,打哈欠可以把焦虑尽情的释放出来。 第三,就是深度放松法,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催眠。 我们可以尝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自我催眠,以渐进式放松为例,我们可以先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开始深吸一口气,慢慢的吐出来,再来一遍,深吸气,慢慢的吐出来,慢慢的闭上你的眼睛,放松,你的头皮,放松,你的额头和脸部的肌肉,嘴巴附近的肌肉也渐渐的放松了下来,放松,你的肩膀,感觉你的手臂越来越沉,越来越沉,而且感到越来越温暖,越来越温暖。放松你的后背,放松你的腰部,感觉整个后背越来越放松,越来越放松,慢慢的,一直到你的脚趾。 第四,积极的设想你未来期待的结果,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积极地设想你的梦想,这可以激发出你的多巴胺和阿尔法波。 第五,用积极情绪化解焦虑,调动你的好奇心,玩乐,欲望和关爱的情绪 第六,学会照顾自己。 我们通常都过于忙于工作或者照顾家人,我们要学会回归到日常美好的生活,比如:到外面散散步,到清净的地方喝杯茶,看个电影或者运动一小会儿。 第七,保持大脑机能的同步,焦虑会让左右大脑的血流,由相同变为不完全协调,此时我们可以将注意力注意到虚无的空间上看空,也就是眼神迷离一小会儿。 第八,探索无意识,开启心流的状态。 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情,让精神高度集中。 比如:找一本非常喜欢的小说,全身心的投入去看,或者在大自然中冥想,回忆,放空,享受高度集中时的感觉。 掌握了以上方法,你还惧怕“焦虑”吗?
【探讨】今天的你也“焦虑”了吗?
2019-02-22 07:57:33
松果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