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过一个大学老师的故事,她有了孩子以后还要继续她的学业考博士,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姥姥姥爷家里养。每年大约能和孩子见两次面,她在见到孩子的时候,明显觉得孩子跟她不亲,可是当时没有在意。知道她博士读完,打算把孩子接回家住的时候,孩子已经步入青春期了,这时,不管妈妈说什么孩子都是不听反叛,每次跟妈妈走在一起,一前一后有1米的距离,1米在心理学上是公众距离,也就是说你跟你同事的谈话距离。听到这个故事我无比感叹。如今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小时候不陪我,现在想要弥补了,晚了”顺带把门一关,发出彭的一声把父母的心都震碎了。事已至此,回天无力…… 我们不能错过跟孩子相处的黄金时期,实际上与孩子建立关系是一生的事情,而与孩子建立稳固关系的黄金时期是在0-12岁。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这个机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1、关系比金钱物质更重要
人是以情感为中心的受造物,我们对于关系的渴求是很大的,而在关系中我们渴求的其实不是关系本身而是在关系中流露出来的爱。因为,我们谁都不会渴望一种坏的关系,而却都十分渴望一段好的关系。现在很多家长拼命地赚钱,想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物质条件却完全忽略孩子的内心对爱的渴望,后来就出现了一个在物质上过多而爱上却饥渴的孩子,他在长大后会企图用钱来买爱,可是正如歌词所说“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2、关系中无条件的爱极重要
无条件的爱极其重要,我们活在被罪玷污的世界里面,得不到无条件的爱,因此我们就世代传承此等的爱,这种爱是有条件的爱,只有你表现好了,你才能从我这里得到笑脸,否则:“哼,休想”;这样的爱会导致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更多地不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而是不断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没有界限。因此,这样的孩子为了得到他人的爱而容易妥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当她在恋爱中被人要求发生关系并且说“如果你不给我,那我们就分开”他们很容易为了继续维持这段关系而妥协,然后面临接下来一系列难题:罪疚感、疾病、未婚怀孕、辍学、没有办法再继续怀孕、被人鄙视的心理压力等。因此,最好的爱是允许你有犯错的机会,不管你的表现如何我仍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在家庭中,当我们的孩子撒谎了,我们说“你就是个骗子,这样下去没有人会再跟你交往的”这样就把他一次性的撒谎直接定义成他是怎样的人,而使孩子深受困扰,他会在心里说“我是个骗子,没有人会跟我交往的”。但如果是用无条件的爱来表达时,就会说“孩子,你撒谎了,虽然你撒谎了,但不代表你以后就是这样的人,不管犯了什么样的错,我都爱你,但我不喜欢你撒谎的行为, 希望你能改正。”
3、大量地赞赏极其重要
我们中国父母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面就是当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就说“你需要努力啊”。当孩子终于做的好了的时候又说“你可别骄傲啊,你看看你明明可以得100分的,还差一分怎么回事?”孩子在永远得不到肯定的环境中长大,对于赞美会极度渴望,本身又会极度自卑。我曾经有一个朋友晓丽她对我说“我妈妈从来多不夸我,她一直损我,我的成绩并不差,可是她还是用各种难听的话说我”所以,我虽然并不差却一直很自卑,并且我极其希望得到他人的夸奖,而且极其不能忍受批评和开玩笑,有的时候我周围的人只是在相貌上跟我开玩笑,说我化妆之后就像整容了一样,我就很受不了,我不想再看到他。直到我知道神是完全接纳我的,我才慢慢开始调整自己。
在赞赏方面,我们有一个1:9的原则,就是当你要说一个人一点不好的时候,就要先说他9个地方的好,这样你的意见会比较容易被接受,而对方也会知道你其实时真的爱他,真的关心和在乎他。
而我们在生活中却十分没有技巧地“用爱心说诚实话”,直接指出人家的错误,难怪孩子会感受不到我们对他的爱,如果我们真的 有爱就不会立刻去做这样的事情,而是去询问或者花时间学习如何能够更好地沟通了。
4、陪伴孩子极其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说,我从小在奶奶家长大,我以为我只有奶奶一个亲人。后来我生病了我才知道原来我有一个爸爸,我爸爸通常不会出现,只有在我被人欺负了或者交学费的时候他可能会来,但在我心里他就像一个陌生人。后来,我奶奶去世我搬到爸爸家住,矛盾不断,我们之间没有关系他却对我指手画脚,真是另人讨厌当他吩咐我为他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像是一个雇员一样想“算了,反正是住在他家,忍忍吧,等以后长大了,离开这里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想要逃离没有爱和关系的家庭成为了学习的动力的大部分。后来,我成功了,我真的远离家乡不用再看到我爸爸,我觉得很开心,在外面比在家里更好。 这就是家长不花时间陪伴孩子会造成的悲剧,没有爱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就像地狱一样可怕,想让人逃离。 所以,我们需要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放下手机,放下工作,甚至换一份工作。我们可一起游泳、跑步、做饭、晚上一起去上课或者听音乐会,预备在去学校的路上谈话的主题,邀请你的孩子进你的卧室谈话等
当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向他们显出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揉揉头、拍拍肩、轻轻拥抱、每天对他们说“我爱你”,夸夸他们。在做这些的时候需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更大些,通常会在肢体接触上敏感,但也许私下里他们还是喜欢这个需要我们进行观察。
5、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爱还不可以,需要有管教平衡。而一旦涉及管教就发现我们必须有一个准则,《圣经》上的原则对父母来说是够用的。一味地强调爱,会陷入到溺爱里面,真正的爱是帮助自己所爱的人除去一切恶习,包含对恶的一种恨恶。我的一个辅导老师他会在家里设立戒尺,在设立戒尺的时候会跟孩子讲明,孩子这个是戒尺,当你犯错的时候我会用它来惩罚你。而当有一天他的儿子,在垃圾堆里面翻东西,老师就把孩子拎到厕所,跟他讲“今天,我要惩罚你,因为你一向表现不错今天却在垃圾堆里面翻东西,我告诉过你让你停止,那里很脏,可是你并没有停止,因此我现在需要管教你,打你两下,如果你以后再犯,还会有管教临到你。”在打完孩子之后,抱抱孩子“我是爱你的,谁都会犯错,犯错是有后果的。”
现在这个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里面。家长越来越忙碌,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现象,每个父母都需要学习以上的内容,来给孩子更好的爱,与孩子建立滋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