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如何影响孩子和家庭的?

2019-01-29 14:46:42 松果小编
1 每次家庭教育讲座结束的时候,我常会说:“家庭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爸爸像爸爸,做到伟岸如山;妈妈像妈妈,做到温柔如水,孩子就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氛围中,所有的一切都不开一个字--爱。” 家长回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妈妈们往往会说:“张老师,你专门讲一场给爸爸听的讲座吧,让我家那口子知道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 每次听到这样热情而迫切的邀请,我都会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不是我不讲,而是到场的爸爸会有多少,我实在难以预料。 2 上周我去澳大利亚出差,澳大利亚教授也说到‘中国的爸爸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啊只听说过育儿妈妈群,没有听说过育儿爸爸群; 在学校接孩子的,80%是妈妈;带孩子上兴趣班、辅导班的人还是妈妈;至于爸爸,要么忙工作,要么忙应酬,要么就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网上一位妈妈说,她最不能忍受的不是丈夫工作忙,而是他宁可去跟狐朋狗友喝酒,也不陪孩子。好不容易回了家,也是玩手机、打游戏,孩子来找他,他用一句‘找你妈玩去’,就打发了。 《2018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爸爸能陪伴孩子的家庭不到20%,一边是24小时无休的妈妈,一边是永远缺席的爸爸,而最受伤却是渴望爸爸的孩子。 3 有一则综艺节目--《奇葩说》,其中有一期的一道辩题曾引发热议:父亲一周陪伴孩子不足12个小时,是否应该取消爸爸的称号? 现场嘉宾颜如晶的一段发言,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她说:“12个小时也太长了吧?我跟我爸一分钟的语音,我都觉得有点长。他要陪我12个小时,我不知道要干嘛?” 为什么爸爸陪自己12小时,不是开心,反而是手足无措?不是陪伴不重要,而是因为颜如晶从小到大,爸爸就没有陪伴过,一直在缺席。 渐渐的,父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就连拿起电话都不知道要说什么。 4 为了避免父女、父子之间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爸爸应该怎么做?我的建议是: 首先:爸爸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对孩子的重要性。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取得很好成就的人,20%取决于个人的努力,80%的因素取决于爸爸的影响。《父性》一书中写道: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研究证明,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身高、体重、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明显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卑、自闭、任性、多动、自控力差、有依赖性等问题。 爸爸的爱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10年。孩子10岁以后,任凭爸爸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收效甚微,因为爸爸的爱过期了,很残酷,但也很现实。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变得隔阂了,问题多多,爸爸才后悔之前没有好好陪孩子。 其次,爸爸可以用多样化的陪伴来弥补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男人确实需要养家,家庭和事业确实很难做到兼顾,就像有的爸爸对孩子感慨道“我双手抱砖,就抱不了你;如果双手抱你,就抱不了砖。”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很忙,但他说:“身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我知道,作为一名父亲是任何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注定了他会缺席女儿很多重要时刻,但无论多忙,他都坚持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哪怕是在竞选总统时,他也不曾错过一次女儿们的家长会。 还有一位爸爸是公司总裁,无论多晚回家,他都会悄悄走到儿子卧室,在熟睡的儿子额头轻轻印上一吻,说到“晚安,我爱你,儿子。”长大后的儿子,每每回忆起自己晚上装睡等到爸爸亲过自己后再甜蜜入梦的时刻,内心都充满了温馨和力量感。 最后,陪伴孩子,要有独属的亲子时光。李嘉诚说:“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我们一家人都会一起吃个饭。”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经常带儿子去坐巴士,去看普通人的生活。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子都很优秀。而在两个儿子心里,那短短的吃饭和巴士时光,又何尝不是童年里最温情的回忆。 再忙也要抽时间陪陪孩子,带他们走走看看,跟他们聊聊天,陪他们玩玩游戏。也许每天只有10分钟,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爸爸最美的样子。 无数事实证明,父亲的陪伴能使孩子变得勇敢、独立、坚强,更有进取心和责任感,同时也更有自信和底气面对未来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爸爸们,再忙也别忘记——父亲,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