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出现危机的轨迹

2019-01-10 01:09:46 松果小编
一段好的婚姻,在结合之初,总是带着很多想象和美好。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现有些莫名的情绪会在对方身上出现,每次都需要花很长时间来陪伴和解释,才能缓解。还有人说,婚姻总是爱情的坟墓,进入之后,就会把情感,信任和心动慢慢吞噬掉。婚姻到底是如何演变到这种地步的呢?今天来把婚姻演变成坟墓的过程来展示一遍,我们就会更清晰的发现这样的演变轨迹,从而防患于未然。 1、关键时刻的错过 在婚恋关系中,双方会不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对方寻求支持和理解。这些通过事情表达出来的邀请,可能听起来像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很多时候,表达的是一份情感要求,希望被对方接纳、包容或理解。这样的时刻就是关键时刻,尤其是关系里的重要日期。比如,妻子的生日,结婚纪念日,其他重要的节日等。忘记,或是敷衍对待,就会产生忽视和误解的感受。还有一种情况是,当配偶一方在工作疲惫或生病时,向对方提的一个小要求,如果被轻视过去,就会让对方产生困惑,“ta好像不像以前那样爱我了”“我在他心目中是什么位置?””是不是因为结婚了就不必在乎和珍视了呢?” 这样的小事似乎可以忽略,看起来当时也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也许还会产生“对方也都不是这么斤斤计较的人”的想法而合理化自己的忽视,可是成年累积之后,造成的不愉悦感受也是很危险的。会对婚姻关系渐渐麻木、失望,也会侵害已经形成的信任和热情。 把握关键时刻,从小事开始随时产生情感连接,而不是忽视和错过。这对维持婚姻中的热情和信任有很大作用。 2、关键事情演变为遗憾事件 我们在关键时刻的离开,会产生愤怒和委屈,也会造成关系的冲突。如果我们看到伴侣脸上写满受伤之时,就已经是有了关系裂口的时候,紧急修复都不能保证恢复如初。但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对方的伤害,及时道歉并承担责任,还是很有必要的积极应对,这样才能使缺口有可能会得到修补。 如果任由对方愤怒,“不去从容ta 的小脾气”,则会造成遗憾事件。成为两人关系中随时可能争吵的导火索,也会蚕食对彼此的爱与信任。 逃避解决问题的结果,也会产生多重消极联想也许偶尔如此,也不会毁掉婚姻关系,但之后没有道歉和修复,会使得裂隙越来越大,朝着婚姻关系消亡的方向发展。 3、未完成事件的破坏性 心理学有研究发现,人们对未完成事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这些记忆深刻是完成事件的两倍还多。我们也经常发现,对于多年以前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怎么都会被对方记得如此清楚。其实也许不是事情的大小,只是我们在事情发生之时我们的感受,使得留下了记忆。而这样的记忆也并不是过了多年以后被突然记起的,是无论过去多久,ta始终如鞋子里的一颗沙子,不断刺激我们记忆,影响我们对伴侣的情绪。 所以爱人之间发生争执,及时承认自己的过失,改正错误,加强理解,会值得争吵很快被忘记,换来稳定的牢固的关系。 4、消极诠释 当信任逐渐被破坏时,伴侣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被掏空了。既没有朋友之间的无话不谈,也没有爱人间的亲密。随着破坏率的增加,彼此心中都有了阴影。这时,伴侣之间会把中性事件解读出消极意义。这也加速了婚姻走向消亡和解散。 比如,丈夫因为工作忙碌而不能及时回家,可能会被认为是有了对婚姻的不忠可能,或者对于家庭突然增加的责任的逃避等。 丈夫看到妻子愁眉苦脸时,可能不会认为她是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可能会解读为,她怎么又吊着脸,是不是又想抱怨什么,不想认真过日子了吧。 有时即使无私的行为也会被解读为自私。比如,老公偶尔为家庭多谋划一些,妻子可能会想,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家庭的事了呢? 预先假定的观念先入为主,出现认知方面的偏差和自动误解思维,这种思维覆盖了事实真实的面目,甚至会黑白颠倒,或无中生有。至此,已经很难摆脱出糟糕的局面。所以更加重了情感的夭折。 5、报复性破坏 伴侣之间的消极情绪越多,交流就越缺乏效果。这时又会不自觉的陷入几种消极的交流模式,而阻碍关系修复。 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以前可能只是对事情表达不满,这个时候,可能会增加几个暗示人格问题的词语。 比如批评:“你从来就没考虑过我的感受。”“你总是什么都做不好” 比如蔑视:“你这叫什么态度,你有没有认真听我说话” “你没睡醒吧,怎么这么糊里糊涂的” 比如防御:“你怎么回事,又忘记交暖气费?要我说几遍啊?”“哦,你没有跟我说,我没听见” 比如筑墙:“我看你就是逃避家庭责任”“我很忙。”或者无论对方说什么,都沉默以对。 婚姻走到这样的地步,基本就是面对悲剧结局的时刻。婚姻中的双方都会认为对方,“也许开始就根本没有爱过自己“。彼此开始关注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抗对方的利益。当然,这种斗争的结果一定是输掉了对方的爱。 结局,要么离婚,要么背叛,要么为了孩子而凑合。 防患于未然,就是在有问题出现的初期,及时修复。婚姻的经营首先来自于对信任度的维护。不把婚姻变成坟墓,需要双方的努力和用心。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