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别人爱你,首先得自己爱自己

2018-12-04 18:03:49 松果小编
记得十八年前我结婚的前一晚,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突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明天你就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了,在婆家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婆家人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不会对你的错误当做孩子行为来一笑置之,而对于娘家你就是外人了,来住个三五天的话哥哥嫂子还会把你当客人对待,时间久了闲言碎语就会变成家常便饭了。或许是当时还沉浸在结婚的快乐中,亦或许是当时还年轻不谙世事,我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经过自己在十八年婚姻生活中的磨练,包括听身边朋友们讲述她们在婚姻中与婆家娘家相处的故事,以及网络上有人调侃的段子说结了婚,对与娘家你就是亲戚,对于婆家你就是外人,失去了所有,说到底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和你领结婚证的人,如果这个人都不能疼你,爱你,那么你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对婆家娘家何处是我家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个女人如果在她自己的原生家庭当中没有获得温暖,没有获得爱,那她结婚后就会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丈夫,她希望能够在丈夫这里获得双倍温暖,双倍的爱。但是经过多年婚姻生活的验证她的愿望都没有得到,甚至连一个正常的媳妇应该得到的温暖,爱,接纳也没有获得,这个时候做丈夫的如果还去强调你娘家人根本就不爱你,根本就没把你当人看,根本就是把你当做一干活的工具,一摇钱树,你还在那里去热脸贴冷屁股,这样的亲情根本就没必要要的,那女人她一定会很绝望的,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孤儿,哪怕是精神上的孤儿。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成长起来的,不管我们多大年纪我们依然会有这样一个期待。而那种从小被寄养的孩子她的那种内心被遗弃的感觉会更强烈,这种寄人篱下的被父母遗弃的感觉就像是她们身上披着的一件外衣,走到哪里她就会很自然而然地发出一种求认同感。她会一直用不停地付出来求父母家人对她的那种认同感。求认同感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把我身上所有的钱,物都给别人,来乞求别人对你的爱和认可,一旦得不到就把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化成了一把把愤怒的利剑直插进亲人的胸口,最后两败俱伤,因为曾经的我就做过这样的傻事。还有一种是我努力地为我身边的人为我自己打造一个比较成熟的自己,让别人高看一眼的自我,向内求认同。既然是求认同,我们就要学习自我成长,在成长的路上学会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优势和爱好,从乞求别人的认同到爱上自己,只有自己爱自己了别人才会来爱你。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